小獐毛
《中华本草》:小獐毛
拼音注音
Xiǎo Zhānɡ Máo
别名
马胖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eluropus pungens(M.Bieb.)C.Koch[Poa pungens M.Bieb.;Aeluropus littoralis auct.non Par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小獐毛 多年生低矮草本。具向四周伸展的匍匐枝。秆直立或倾斜,高5-25cm,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,节上通常无毛或可被柔毛,基部密生鳞片状叶,且自基部多分枝。叶鞘多聚于秆基,无毛,长于或短于节间,鞘内有时具分枝;叶舌很短,其上有1圈纤毛;叶片狭线形,尖硬,长0.5-6cm,宽约1.5mm,扁平或内卷如针状;无毛。圆锥花序穗状,长2-7cm,宽3-5mm,分枝单生,彼此疏离而不重叠;小穗长2-4mm,含(2-)4-8小花,在穗轴上明显排成整齐的2行;颖卵形,具膜质边缘,并疏生少量纤毛,脊上粗糙,第1颖长1-2mm,第2颖长1.5-2.5mm;外停卵形,具5-9脉,先端尖,边缘膜质而具纤毛,尤以基部两侧的毛较长而密,第1外稃长1.5-3mm,内稃等长于外稃,先端截平或具缺刻,脊上具微纤毛;雄蕊3,花药长约1.5mm;子房无毛,花柱2,柱头羽毛状,顶生。颖果卵形至长圆形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长于盐碱地和沙滩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和新疆。
化学成分
小獐毛(Aeluropus littoralis)富含铁、钙、镁。钾和钠等无机元素。气生部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(protein)和脂肪(fat)等。
性味
甘;淡;凉
功能主治
清热;利尿;退黄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;慢性黄疸型肝炎;肝硬化腹水;胆囊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向天蜈蚣
- 小过路黄
- 徐长卿
- 象牙参
- 犀牛皮
- 小白蒿
- 仙鹤草
- 小谷精草
- 小青
- 夏枯草
- 新疆羌活
- 旋覆花
- 熊胆
- 纤毛婆婆纳
- 向日葵
- 小金挖耳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旋复花根
- 蠵龟筒
- 消毒药
- 锈毛钝果寄生
- 溪荪
- 小粘药
- 仙掌子
- 苋
- 蟹壳
- 小茄
- 兴安白头翁
- 血苋
- 锡
- 细叶桉
- 苋菜
- 小铜锤
- 西北莸
- 橡木皮
- 狭萼半边莲
- 小球藻
- 细叶马料梢
- 细花丁香蓼
- 细齿叶柃
- 小芸木
- 下果藤
- 小马齿苋
- 夏至草
- 小一把抓
- 西南金刚藤
- 辛参
- 溪黄草
- 细穗爵床
- 细轴荛花
- 仙茅参
- 向日葵壳
- 虾须豆
- 蝎子七
- 小雪人参
- 新木姜子
- 新疆藜芦
- 旋覆花根
- 小画眉草
- 小白棉
- 小百部
- 细叶鼠曲草
- 小败火草
- 小鬼钗
- 象肉
- 辛夷
- 小牛力
- 籼米
- 小金牛草
- 西伯利亚青兰
- 西南槐树
- 玄参
- 细叶刺针草
- 绣球藤
- 小苏苏棵花
- 萱草
- 蟹
- 杏香兔耳风
- 小白撑
- 新疆香堇
- 小紫金牛
- 虾筏草
- 夏枯草露
- 血风藤
- 星蕨
- 象胆
- 犀肉
- 小花鸢尾根
- 腺花香茶菜
- 兴安升麻
- 小灰包
- 细葛缕子
- 肖鸢尾根
- 菥蓂
- 藓生马先蒿
- 小黑菇
- 响铃草
- 序梗女贞
- 西藏花椒
- 象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