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铜锤
《中华本草》:小铜锤
拼音注音
Xiǎo Tónɡ Chuí
别名
过海龙、黄花一草光、小麻药、黄花草、遍地红
英文名
all-grass of Beautiful spotflower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美形金钮扣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pilanthes callimorpha A. H. Moore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美形金钮扣 多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茎匍匐或平卧,微紫色,无毛或近无毛;节间长4-8(-14.5)cm,节上常生不定根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5-8mm,被短毛;叶片披针形,长3-7cm,宽(0.8-)1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尖锯齿或近缺刻,边缘有尖锯齿近缺刻,细侧脉2-3对,上面绿色,下面绿色。头状花序,卵状圆锥形,腋生或顶生;总苞片2列,约8个,几等长,绿色,卵状长圆形;长3-3.5mm,边缘有毛;花梗长5-9(-14)cm,先端常被短柔毛;长舌状花,黄色,1列,雌性;盘花两性,管状,长约2mm,具4-5个短裂片。瘦果,长圆形,长1.5-2mm,褐色,有白色的细边,两面常有少数疣点及疏短毛或无毛,边缘有缘毛或无毛,先端有2个不等长的细芒,易脱落。花果期5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900m的山谷溪边、潮湿的沟边、林缘或路旁荒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;小毒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闭经;痛经;胃痛;风湿关节痛;腰痛;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泡酒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敷。
注意
《云南中草药》:孕妇忌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止痛,活血祛瘀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闭经,胃寒痛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消炎消肿,止血止痛,治外伤出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小铜锤
拼音注音
Xiǎo Tónɡ Chuí
别名
黄花草、小麻药、遍地红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美形金钮扣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80厘米。茎圆柱形,微紫色,无毛,匍匐上升,节上生须根。单叶对生,宽披针形,长3~7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边缘具浅祖锯齿或波状浅齿,侧面2~4对。花黄色,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;总苞片2列;花梗长5~9厘米;舌状花1列,雌性,盘花两性,管状。瘦果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肥沃潮湿沟边;路旁、荒地。分布云南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苦辛,温,小毒。"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,骨折,风湿关节痛,闭经,胃痛,外伤出血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止痛,活血祛瘀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闭经,胃寒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消炎消肿,止血止痛。治外伤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泡酒服。外用:捣敷;或研末撒。
注意
《云南中草药》:"孕妇忌服。"
复方
①治风湿苯节痛,腰痛,跌打损伤:小麻药一至二两,泡酒一斤,二至三日后可用。每次服10毫升,一日三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②治骨折:小铜锤三钱,泡酒一斤(浸二至三天)。每次服10毫升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③治胃寒痛:小铜锤叶二至三片,研末,开水送服;或嚼服鲜叶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④治外伤出血:小麻药适量,研成粉末,撒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铜锤
拼音注音
Xiǎo Tónɡ Chuí
别名
铜锤草、美形金纽扣、细麻药、小麻药、过海龙、黄花草、遍地红、乌龙过江
来源
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lanthes callimorpha A. H. Moore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秋季更佳,洗净鲜用或晒干研粉。
性味
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散瘀止痛。用于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通经,胃寒痛,牙痛,感冒风寒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1~3钱,水煎或泡酒分数次服。外用适量,干粉撒患处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备注
(1)有小毒,内服量不宜过大,如中毒则出现全身发麻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柠檬叶
- 蘘荷花
- 罗伞树
- 石蜈蚣
- 龙头节肢蕨
- 胎生铁角蕨
- 苦楝子
- 水黄连
- 赛金刚
- 对对参
- 空心莲子草
- 黄花铁线莲
- 双肾草
- 半边山
- 冠唇花
- 老鸦花藤
- 山香圆
- 盐蛇
- 钻石风
- 茶子饼
- 穞豆
- 胡萝卜
- 九牛薯
- 兰花叶
- 山花生
- 滇缅古柯
- 芋梗
- 大泡通
- 红粘谷
- 大金银花
- 南瓜蒂
- 苏木蓝
- 黑大豆花
- 滇丁香
- 金丝藤
- 矮脚苦蒿
- 阿尔泰瑞香
- 宝盖草
- 糙壳菱蟹
- 赤车
- 臭菘种子
- 对叶油麻叶
- 苏合香
- 菊花苗
- 珊瑚
- 香胶木
- 乌口树
- 鱼胆草
- 猪鬃草
- 华东瘤足蕨
- 大脖子药
- 管仲
- 李根
- 杜鹃花果实
- 东风菜
- 金银花露
- 天文草
- 葱汁
- 土人参
- 蠘
- 假荔枝根
- 香樟
- 芭蕉头
- 山荆子
- 矩镰荚苜蓿
- 过山消根
- 石仙桃
- 丽子藤
- 腹水草
- 龙眼梳
- 野鸦椿
- 苜蓿根
- 金粉蕨
- 芒花
- 野猪蹄
- 绿豆皮
- 绿衣枳壳
- 少花柏拉木
- 玉柏
- 偷筋草
- 红芋
- 蕨根
- 石荠苎
- 鸡矢藤
- 大苞芹
- 牛蹄甲
- 黄缅桂果
- 茨菇草
- 毛蕊老鹳草
- 柠檬皮
- 地骨皮
- 牛角三七
- 鳞片水麻
- 光叶巴豆
- 鸬鹚肉
- 金星草
- 番石榴子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石蟹
- 偏叶白齿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