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水芹
《中华本草》:西南水芹
拼音注音
Xī Nán Shuǐ Qín
别名
臭蒿
英文名
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西南水芹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0.8-1.5m。全株无毛。有短根茎,支根须状。茎直立或葡萄,下部节上生根,上部叉式分枝,开展。叶柄长2-8cm;叶片轮廓三角形,二至四回羽状分裂,末回裂片裂成短钝的线形小裂片,长2-12mm,宽1-2mm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;无总苞;伞辐5-12,长1-3cm;小总苞片线形,少数;小伞形花序有花13-30;萼齿细小、卵形;花瓣白色,倒卵形;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;花柱基短圆锥形。双悬果近圆球形,径1.5-2mm,背棱和中棱明显,侧棱较膨大,棱槽显着,分生果横剖面半圆形,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溪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,全体无毛。茎细长圆柱形而弯曲,多分枝。完整叶为二至四回羽状全裂,一回裂片有柄,卵状三角形或长圆形,长1-2mm,宽1mm,条裂成短披针形小裂片,叶柄长2-6cm,有长鞘。质脆。气特残,味微辛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止痛;隆压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麻疹;胃痛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服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湖北中药志》:全草治胃气痛,支气管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耳大黄
- 羽裂星蕨
- 白蔹
- 序梗女贞
- 绒毛诃子
- 柱果木榄叶
- 全叶马兰
- 矮脚苦蒿
- 肖鸢尾根
- 筋骨散
- 山小橘
- 钩藤
- 干苔
- 小黑菇
- 风叶藤
- 小紫金牛
- 白子菜
- 白车轴草
- 毛扭藓
- 满树星
- 狭叶香茶菜
- 牛尾菜
- 马勃
- 焮麻
- 獭肝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鸱骨
- 黄花獐牙菜
- 猫骨
- 苏木蓝
- 龙珠
- 蔓乌头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贯众
- 蘘荷子
- 龙脷叶
- 斩龙草
- 蜂蜜树
- 黄藨叶
- 牛皮
- 牛心果
- 无患子中仁
- 藨寄生
- 牡丹皮
- 飞扬草
- 过山枫
- 黄草乌
- 蝮蛇脂
- 食盐
- 披针叶毛茛
- 蛇头草
- 毛血藤
- 脓见愁
- 麦门冬
- 飞龙掌血叶
- 鲂鱼
- 飞天蠄蟧
- 茱苓草
- 广西九里香根
- 山茶根
- 猫须草
- 强壮莲座蕨
- 海虾壳
- 青脚莲
- 钓樟根皮
- 狗骨
- 苎麻花
- 林问荆
- 树葫芦
- 光背杜鹃
- 毛菊苣
- 马鞍藤根
- 瓜子莲
- 苏黄耆
- 猪肝
- 南天竹
- 豆角柴
- 红帽顶
- 刘寄奴
- 朝天子
- 芦子藤
- 漆叶
- 小黄断肠草
- 肉根还阳参
- 蜘蛛香
- 刺桐叶
- 鳗鲡
- 腊雪
- 树腰子
- 鸡桑叶
- 鹿仙草
- 蜀葵花
- 老虎须
- 接骨仙桃
- 鸭公青
- 安徽刺黄柏
- 叶上珠根
- 大黄花
- 玄精石
- 黄刺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