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水芹
《中华本草》:西南水芹
拼音注音
Xī Nán Shuǐ Qín
别名
臭蒿
英文名
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西南水芹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0.8-1.5m。全株无毛。有短根茎,支根须状。茎直立或葡萄,下部节上生根,上部叉式分枝,开展。叶柄长2-8cm;叶片轮廓三角形,二至四回羽状分裂,末回裂片裂成短钝的线形小裂片,长2-12mm,宽1-2mm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;无总苞;伞辐5-12,长1-3cm;小总苞片线形,少数;小伞形花序有花13-30;萼齿细小、卵形;花瓣白色,倒卵形;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;花柱基短圆锥形。双悬果近圆球形,径1.5-2mm,背棱和中棱明显,侧棱较膨大,棱槽显着,分生果横剖面半圆形,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溪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,全体无毛。茎细长圆柱形而弯曲,多分枝。完整叶为二至四回羽状全裂,一回裂片有柄,卵状三角形或长圆形,长1-2mm,宽1mm,条裂成短披针形小裂片,叶柄长2-6cm,有长鞘。质脆。气特残,味微辛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止痛;隆压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麻疹;胃痛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服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湖北中药志》:全草治胃气痛,支气管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莼
- 沼生柳叶菜
- 豌豆
- 菠萝皮
- 水马桑
- 蕨麻
- 九里香
- 大叶刺篱木叶
- 浆水
- 山大颜
- 大叶樟
- 叶子花
- 驳骨草
- 骆驼脂
- 桐油
- 黑壳楠
- 无漏子
- 黄练芽
- 杉木油
- 岗梅根
- 竹叶兰
- 鸡爪槭
- 茨菇草
- 鲜黄连
- 地蜂子
- 水鳖蕨
- 药用倒提壶
- 都咸子
- 大叶风沙藤
- 羊角参
- 含羞草根
- 刺槐
- 假蒟叶
- 括金板
- 水冬瓜根
- 水紫菀
- 大鲵
- 脉耳草
- 黄毛榕
- 茳芒决明
- 阔叶十大功劳
- 点地梅
- 癞皮根
- 黄花鸢尾
- 辽东鳞毛蕨
- 毛草龙根
- 玉带海雕
- 白杨树
- 虱子草
- 木棉花
- 幼油草
- 柴桂
- 榧枝叶
- 鹅管石
- 粗毛蹄盖蕨
- 黄葵
- 太白韭
- 鼠李皮
- 独叶一枝枪
- 柳枝
- 羊屎木
- 山枝仁
- 麻鱼骨
- 美商陆叶
- 五蕊寄生
- 柠条根
- 六叶龙胆
- 鼻血草
- 猪肚木
- 南蛇藤叶
- 禾秆蹄盖蕨
- 球核荚蒾
- 金丝猴
- 丽江黄芩
- 太白三七
- 红头草
- 亮叶冬青
- 大毛红花
- 网纹灰包
- 雉子筵根
- 扶桑金星蕨
- 老鸦花藤
- 满天星
- 连翘根
- 虎膏
- 勾儿茶
- 果上叶
- 耳叶排草
- 猪苓
- 平地木
- 葡萄
- 蛇不见
- 石羊菜
- 淡菜
- 突厥雀
- 青钱柳叶
- 干冬菜
- 豆腐渣
- 桃枝
- 滇高良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