籼米
《*辞典》:籼米
拼音注音
Xiān Mǐ
出处
《本草蒙筌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稻(籼稻)的种仁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粳米"条。
性味
①《纲目》:"甘,温,无毒。"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甘,平。"
归经
①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阴经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蒙筌》:"温中健脉,益卫养荣,长肌肤,调脏腑。"
②《纲目》:"温中益气,养胃和脾,除湿止泄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籼米
拼音注音
Xiān Mǐ
别名
秥米
英文名
Polished long-grained nonglutinous rice, polished indica rice
出处
出自《本草蒙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稻(籼稻)的种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yza sativa L.
原形态
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直立,丛生,高约1m左右。叶鞘无毛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而较硬,披针形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,长5-25mm,幼时具明显的叶耳;叶片扁平,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30-60cm,宽6-15cm。圆锥花序疏松,成熟时向下弯曲,分枝具角棱,常粗糙;小穗长圆形,两侧压扁,长6-8mm,含3小花,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;颖极退化,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;退化外稃长3-4mm,两性小花外稃,有5脉,常具细毛,有芒或无芒,内稃3脉,亦被细毛;鳞被2,卵圆形,长1mm;雄蕊6;花药长2mm;花柱2枚,筒短,柱头帚刷状,自小花两侧伸出。颖果平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性味
甘;温
归经
脾;胃;心经
功能主治
温中益气;健脾止泻。主脾胃虚寒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30-60g;或煮粥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蒙筌》:温中健脉,益卫养荣,长肌肤,调脏腑。2.《纲目》:温中益气,养胃和脾,除湿止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牛力
- 小金牛草
- 西伯利亚青兰
- 西南槐树
- 玄参
- 细叶刺针草
- 绣球藤
- 小苏苏棵花
- 萱草
- 蟹
- 杏香兔耳风
- 小白撑
- 新疆香堇
- 小紫金牛
- 虾筏草
- 夏枯草露
- 血风藤
- 星蕨
- 象胆
- 犀肉
- 小花鸢尾根
- 腺花香茶菜
- 兴安升麻
- 小灰包
- 细葛缕子
- 肖鸢尾根
- 菥蓂
- 藓生马先蒿
- 小黑菇
- 响铃草
- 序梗女贞
- 西藏花椒
- 象皮
- 狭叶桃叶珊瑚
- 小花八角枫
- 小花酸藤子
- 心叶黄花仔
- 星色草
- 豨莶果
- 兴木蒂那布
- 西南水芹
- 小白薇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旋花苗
- 熊脂
- 小蓝花地丁
- 心叶兔耳风
- 西洋参
- 西藏凹乳芹根
- 新疆雪莲
- 纤冠藤
- 虾须草
- 喜树
- 夏丸
- 小麦
- 显脉香茶菜
- 纤齿卫矛
- 香蕉弄蝶
- 金花树
- 白矾
- 香花刺
- 香雪兰
- 小过江龙
- 响叶杨
- 狭叶海金沙
- 小黄连刺
- 悬钩子
- 小花花椒
- 小蓑衣藤
- 血经草
- 心叶荚蒾根
- 悬钩茎
- 小鱼眼草
- 熊骨
- 腺毛金星蕨
- 蠵龟血
- 细叶香桂
- 小苦参
- 小茜草
- 小金狗
- 苒苒草
- 小米口袋
- 小红袍
- 小绿芨
- 狭叶香茶菜
- 血盘草
- 西藏角蒿
- 小米柴
- 新疆延胡索
- 消石
- 小红参
- 细果角茴香
- 续随子叶
- 小齿锥花
- 虾壳钱
- 秀丽槭
- 绣球防风
- 缬草
- 象牙草
- 星宿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