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白绵参
《中华本草》:小白绵参
拼音注音
Xiǎo Bái Mián Shēn
别名
小儿惊风药、高脚鼠耳草、婆婆指甲草、破花絮草、鹅秧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簇生卷耳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l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,有时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簇生或单生,有短柔毛。单叶对生,茎基部叶近匙形或倒卵形,基部渐狭;中上部的近无柄,狭卵形至披针形,长1-3cm,宽3-10mm,两面均有贴生短柔毛,边缘有密缘毛。花序为二歧状的聚伞花序,顶生;花梗密生长腺毛,长为萼片的3-4倍,苞和小苞通常叶状;萼片5,披针形,背面密生腺毛;花瓣5,白色,倒卵状长圆形,微短于萼片,先端2裂,基部无毛或有睫毛;雄蕊10;花托5。蒴果长为宿存萼片的2倍。种子褐色,有瘤状突起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地林缘、田边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西南及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药理作用
药理试验表明,煎剂对麻醉猫及家兔经腹腔或十二指肠给药均有明显降压作用。正常家兔慢性实验,6g/kg灌胃降压效果大于5mg/kg利血平之效。
性味
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;解毒;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小儿高热惊风;痢疾;乳痈初起;疔疮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人血七
- 杜仲
- 卜芥
- 多花胡枝子
- 多足蕨
- 大管
- 大团囊虫草
- 小画眉草
- 石蚕
- 狭萼半边莲
- 广石豆兰
- 大靛根
- 杉皮
- 大狼把草
- 桂花枝
- 大枣
- 大九股牛
- 大肺筋草
- 大接骨丹
- 大麦苗
- 大叶子
- 三爪龙
- 大驳骨丹
- 管仲
- 大叶排草
- 防风叶
- 三角草
- 大飞扬
- 大刺儿菜
- 大叶樱叶
- 大苞叶千斤拔
- 蜀葵根
- 风气草
- 多齿蹄盖蕨
- 杠香藤
- 苍条鱼鳖
- 脱力草
- 山羊肝
- 南酸枣
- 上树咳
- 野猪脂
- 九仙草
- 大三叶升麻
- 石参
- 牛奶菜
- 大四块瓦
- 红葱
- 鸡头
- 乳白香青
- 风花菜
- 大夜关门根
- 大叶贯众
- 大白药
- 千金花
- 断血流
- 大砂仁
- 大乌泡根
- 枸骨子
- 单根木叶
- 草灵仙
- 大叶鸡菊花
- 车桑仔叶
- 大叶金花草
- 大叶仙茅
- 大叶狼豆柴
- 大透骨消
- 胡麻花
- 大田基黄
- 大叶钩藤根
- 东方狗脊
- 倒罐子根
- 粟米
- 地肤苗
- 大粘药
- 丁香罗勒
- 大板山蚤缀
- 芜菁
- 虾子草
- 冬葵果
- 地锦草
- 大叶桉叶
- 亚乎奴
- 马鞍藤根
- 白侧耳
- 仙鹤草
- 地绵绵
- 飞天蠄蟧
- 笑靥花
- 山桂皮
- 蠵龟筒
- 糠油
- 梧桐
- 大血藤
- 伸筋藤
- 鸨油
- 小叶眼树莲
- 吊灯花叶
- 断板龟
- 东北堇菜
- 零陵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