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毛榕
《中华本草》:黄毛榕
拼音注音
Huánɡ Máo Rónɡ
别名
土桑白皮、土黄芪、麻婆风、大摇风、老鸦风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黄毛榕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fulva Reinw.ex B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小乔木或灌木,高3-15m。小枝圆柱形,中空,密被黄褐色粗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 2-8cm,密被黄褐色硬毛;托叶卵状枝针形,红褐色,长3-6cm,先端急尖呈尾状,外面密被褐色长粗毛和柔毛;叶片膜质,卵形或宽卵形,先端骤尖,通常3-5浅裂或深裂,基部心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疏被长硬毛,下面密被短柔毛和长粗毛,基生脉5-7条,侧脉3-5对,主脉和侧脉上密月生金黄色长硬毛。花序托(榕果)成对腋生,无柄,球形至卵球形,直径2-3cm,顶部具明显的脐状,密被黄褐色粗毛;顶生苞片被针形,边缘有锯齿;基生苞片3,红褐色,长约2cm;雄花、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中,雄花生于近口部,梗短,花被片4,雄蕊2,花丝短;瘿花有梗或无梗,花被片4-5,花柱侧生,短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,多数,具梗,花被片与瘦花同,子房斜卵圆形,花柱长,侧生。瘦果斜卵形,表面有小瘤体。花期9月至翌年4月,果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沟谷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福建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益气健脾;祛风除湿。主主治气虚,;阴挺;脱肛;便溏;水肿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皮:味甘、性平。有健脾益气,活血祛风的功效。用于气血虚弱、子宫下垂、脱肛、风湿痹痛、泄泻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毛榕
别名
老虎掌、老鸦风、大赦婆树、毛棵
来源
桑科黄毛榕Ficus fulva Reiuw.,以根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健脾益气,活血祛风。主治气血虚弱,子宫下垂,脱肛,水肿,风湿痹痛,便溏泄泻。
用法用量
1~2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山药
- 还魂草
- 黄唇鱼鳞
- 还阳草
- 黄槿
- 黄柏
- 鲩鱼
- 黄山鳞毛蕨
- 鲎
- 鹤虱风
- 黄杨子
- 鹤虱
- 黄根
- 黄屈花
- 黄楝树
- 大二郎箭
- 韩信草
- 褐盖肉齿菌
- 黄山五叶参
- 黄桷浆
- 黄三七
- 黄杨根
- 黄总花草
- 黄唇鱼心
- 芋梗
- 鹤顶兰
- 褐粘褶菌
- 黄水芋草
- 黄囊杓兰
- 黄樟
- 豪猪毛刺
- 辉葱
- 黄接骨丹
- 铧尖草
- 黄栎
- 鹄绒毛
- 鲎尾
- 鲩鱼胆
- 黄斑龙胆
- 黄杨叶
- 鲎壳
- 黄毛耳草
- 鹤草芽
- 还阳草根
- 黄泥菜
- 鹤脑
- 豪猪千
- 诃子核
- 黄栌枝叶
- 黄桷叶
- 黄梢蛇
- 黄水藨叶
- 蝴蝶藤
- 黄泡子
- 诃子
- 黄果茄
- 黄桷树根疙瘩
- 黄开口
- 还亮草
- 黄水芋
- 黄杞
- 黄毛岩白菜
- 还阳参
- 豪猪肉
- 褐云玛瑙螺
- 黄大豆
- 黄河裸裂尻鱼
- 黄桷皮
- 黄毛山牵牛
- 黄波罗果
- 黄堇
- 黄唇鱼鳃
- 黄唇鱼肝
- 黄泡果
- 鲎肉
- 褐带环口螺
- 黄刺皮
- 野核桃油
- 金盏草
- 擘蓝
- 六月瓜
- 竻慈姑
- 纤齿卫矛
- 黄秋葵叶
- 毛叶黄药
- 黄羊油
- 黄芦木
- 黄精
- 黄花堇菜
- 黄筒花
- 黄蜀葵叶
- 黄莲花
- 黄花香茶菜
- 金鱼藤
- 黄瓜
- 黄花夹竹桃叶
- 黄芫花
- 黄花母
- 黄花夹竹桃
- 黄蓬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