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毛蹄盖蕨
《中华本草》:粗毛蹄盖蕨
拼音注音
Cū Máo Tí Gài Ju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的全草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50cm。根茎直立。叶丛生;叶柄长10-20cm,基部被鳞片,叶轴上部被疏鳞片;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20-30cm,宽9-14cm,先端渐尖,基部稍缩短,二回羽状复叶;羽片互生,斜展,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0cm,宽2-3cm,先端渐尖成尾状;叶上沿羽轴及小羽轴被软刺,小羽片长圆状菱形,长1.5-2cm,宽约5mm,先端钝,羽状深裂,有疏锯齿;叶脉羽状,细脉分叉。孢子囊群长圆形,稍弯曲;囊群盖膜质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沟边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收敛止血。主痢疾;痈肿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叶捣敷;或晒干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黄连
- 沙梨
- 砒霜
- 桐子花
- 燕子尾
- 赤瓟根
- 秋子梨
- 朝天罐
- 短柄菝葜
- 血党
- 润鳞鳞毛蕨
- 蒙古扁桃
- 飞龙掌血叶
- 挖耳子草
- 米碎花
- 百部
- 胡莲
- 甘蔗
- 核桃叶
- 山椒草
- 穿山甲
- 硫化铅
- 醋柳果
- 马铃薯
- 铺山燕
- 滑石粉
- 紫云英子
- 三点金草
- 独行千里
- 车前状垂头菊
- 乌苏里黄芩
- 岗松根
- 车前子
- 老鸦柿
- 红帽顶
- 川滇大黄土
- 茅莓
- 苦地胆
- 东方荚果蕨
- 珠子参
- 独龙
- 海鳗鳔
- 锅铲叶
- 木瓜
- 豆腐泔水
- 凹朴皮
- 黄果茄
- 野柿花
- 桃枝
- 水折耳
- 青刺尖
- 雷公藤
- 粟米
- 水黾
- 地丁
- 水晶兰
- 扭筋草
- 土附子
- 莱菔子
- 水牛尾
- 骆驼肉
- 化血胆
- 老蛇头
- 小赤麻
- 一碗泡
- 湖北楤木
- 鼠脂
- 荔枝壳
- 川牛膝
- 冬瓜
- 葶苈子
- 紫茎
- 甘菊
- 蛤蜊
- 荷叶蒂
- 山油柑叶
- 皱叶羊蹄
- 过山消
- 大绿藤
- 朱砂根
- 万年青
- 柘木白皮
- 缬草
- 老枪谷叶
- 石凉伞
- 露蜂房
- 玫瑰茄
- 兰香草
- 白鹤藤根
- 木竹子皮
- 羊蹄叶
- 狐狸尾
- 磁石
- 木半夏果实
- 山核桃
- 三楞草
- 西藏圆柏
- 贝齿
- 羊屎果树皮
- 玳玳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