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毛柃
《中华本草》:微毛柃
拼音注音
Wēi Máo Lí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微毛柃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hebecladosL.K.L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,或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微毛柃 灌木,高2-3mm嫩枝圆柱形,有微毛。叶互生,革质;叶柄有微毛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长4-8cm,宽1.5-3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白色,2-5朵腋生;萼片近圆形,下面有微毛;雄花花瓣倒卵形,雄蕊15,花柱长约lmm,3深裂。果实圆球形,直径4-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及东南沿海各地。
性味
辛;平
功能主治
祛风;消肿;解毒;止血。主风湿关节炎;肝炎;无名肿毒;烫伤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半夏
- 鸢脑髓
- 黄荆枝
- 五指毛桃果
- 白鹇
- 甘松
- 狸肉
- 越王余算
- 南烛
- 卷丹
- 龙眼根
- 大头狗
- 野苦梨根
- 牡鼠粪
- 雪猪肉
- 小叶榕
- 羊舌树
- 红绿草
- 文冠果
- 粗叶卷柏
- 长尾复叶耳蕨
- 止痢蒿
- 鸬鹚涎
- 鸢嘴
- 绿萼梅
- 丽萼熊巴掌
- 炙黄芪
- 蟑螂
- 鳆鱼
- 复叶耳蕨
- 毛轴牙蕨
- 大伸筋
- 豆梨
- 吐铁
- 石斛
- 厚叶贯众
- 辐射石豆兰
- 桃子
- 大鲵
- 山丹花
- 竹(鼠留)子牙
- 和合草
- 旋蒴苣苔
- 火棘
- 水梨藤
- 蔓荆子叶
- 九爪龙
- 苹婆
- 硼砂
- 引水蕉
- 眼睛草
- 沙梨
- 花点草
- 白花映山红
- 马鬃
- 驴耳朵草
- 红花木莲
- 红芋
- 坠桃草
- 朱砂莲
- 黑阳参
- 石珠
- 土槿皮
- 紫萁贯众
- 桂花岩陀
- 鹦鹉
- 冬瓜子
- 粗黄草
- 萍蓬草
- 大叶蛇泡簕
- 山货榔
- 藏鮡肉
- 龙船乌泡
- 谷皮树
- 黄木耳
- 苍条鱼鳖
- 崖姜
- 半边钱
- 草玉梅
- 荷蒂
- 鹤脑
- 黄桷浆
- 钭叶榕
- 假蒟根
- 青海鸢尾子
- 杏子
- 歪头菜
- 朱砂
- 小虎耳草
- 山绿茶
- 台湾海棠
- 羊血
- 大叶钓樟
- 天南星
- 辣椒叶
- 止泻木
- 扁青
- 鮸鱼
- 铁牛钻石
- 木瓜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