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轴牙蕨
《中华本草》:毛轴牙蕨
拼音注音
Máo Zhóu Yá Jué
英文名
Pteridrys
出处
始载于《蕨类名词及名称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idrys anstralis Chi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80-160cm。根茎斜升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长30-80cm,深禾秆色,基部以上光滑;叶片纸质,长圆形,长40-80cm,宽25-35cm,仅叶轴、羽轴和中脉略有灰色短刚毛,二回羽状半裂;羽片披针形,长20-30cm,宽3-4cm,渐尖头,基部略变狭,半羽裂;裂片长圆形,边缘具疏浅缺刻;侧脉羽状分叉,通常裂片基部上侧一脉出自中脉基部,下侧一脉出自羽轴。孢子囊群小,圆形,背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小脉先端;囊群盖小而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400m的杂木林下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肝;大肠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凉血止血。主痢疾;衄血;便血;淋浊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有清热止血的功能。用于痢疾、衄血、便血、小便淋浊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梅花刺果
- 毛叶石楠
- 茶树根
- 面根藤
- 木芙蓉根
- 马尔康水黄连
- 绵毛金腰
- 马交儿
- 马桑
- 猫耳朵草
- 棉花杜仲
- 毛贯众
- 蔓乌头
- 猫腿姑
- 棉籽
- 马桑树皮
- 细叶十大功劳
- 菜蓟
- 大活
- 美舌藻
- 芒种花
- 木菠萝
- 马刀
- 山韭
- 木本胡枝子叶
- 小升麻
- 穗花杉根
- 野芝麻
- 禾秆蹄盖蕨
- 花红叶
- 野辣子
- 锦香草
- 梅花刺根
- 毛柴胡
- 毛木树皮
- 毛女贞
- 小果倒地铃
- 皋芦
- 木黄连
- 对叶林根
- 密花山矾
- 马兜铃
- 毛笋
- 脉果漆
- 茅瓜叶
- 柯树皮
- 木蜡树根
- 沙枣
- 毛葡萄
- 草柏枝
- 母丁香
- 帽辫七
- 梅核仁
- 美登木
- 萱藻
- 狐胆
- 毛叶天胡荽
- 小白撑
- 茸草
- 蔓赤车
- 鸡血七
- 蔓荆子叶
- 毛黄连
- 金腰
- 乌榄核
- 山羊肝
- 过江龙
- 牡蛎肉
- 鸱头
- 鹅喉管
- 大青木
- 须叶藤
- 椿皮
- 蒲葵
- 结血蒿
- 盐肤木皮
- 毛脉酸模
- 满山红
- 蔓胡颓子
- 茅香根
- 鲤鱼齿
- 番石榴
- 滇常山
- 牡荆
- 魔芋
- 曼陀罗根
- 全叶青兰
- 金丝藤
- 蒙古山萝卜
- 毛水苏
- 刺苋菜
- 蜜蜂房
- 毛枝崖爬藤
- 石蜐
- 木本胡枝子皮
- 毛脉南蛇藤
- 虫笋
- 柑核
- 汉中防己
- 光叶闭鞘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