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花菜
《*辞典》:香花菜
拼音注音
Xiānɡ Huā Cài
别名
绿薄荷、青薄荷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。5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1.3米,有分枝。根茎蔓延,茎方形,呈紫色或深绿色。叶对生;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1~6厘米,宽3~17毫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疏锯齿,两面均无毛,下面有腺点;叶无柄。轮伞花序密集成顶生的穗状花序;苞片线形,有缘毛;花萼钟状,外面被短柔毛,具5齿,有缘毛;花冠紫色或白色,冠筒内面无毛环,有4裂片,上面的裂片大;雄蕊4,伸出于冠筒外;花柱顶端2裂,伸出花冠外。小坚果卵形,黑色,有微柔毛。花期7~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河北、江苏、广东等地均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约0.6~0.7%,油中含葛缕酮约60~65%,以及柠檬烯、水芹烯等。印度产留兰香的鲜叶含挥发油0.2~0.25%,油中含葛缕酮55.8%,柠檬烯17.5%,二氢葛缕醇6.74%,酯11.55%。
性味
辛甘,温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辣,性温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疏风,理气,止痛。治感冒,咳嗽,头疼,脘腹胀痛,痛经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小儿乳咳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专散风寒湿,调经。治妇人经期腹痛。"
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感冒咳嗽,虚劳咳嗽;胃肠气胀。"
④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胃寒痛,神经性头痛;敷跌打瘀痛。"
用法用量
内眼:煎汤,1~3钱(鲜者0.5~1两)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榧草
- 鳕鱼
- 雪灵芝
- 香果树
- 白背叶根
- 须叶藤叶
- 香果脂
- 五香藤
- 脱力草
- 香石藤果
- 降龙草
- 香蕉根
- 香茅根
- 红背酸藤
- 香胶木根皮
- 香构
- 香附
- 香芋
- 香唐松草
- 香橼根
- 香蓼
- 木椒根
- 珠果黄紫堇
- 雪山一支蒿
- 凤尾七
- 雪茶
- 芋头
- 胡葱子
- 铁精
- 毛诃子
- 黑芝麻
- 梧桐
- 雪见草根
- 雪人参
- 匐地龙
- 雪山林
- 雪猪油
- 赤楠蒲桃叶
- 木瓜枝
- 猪毛蕨
- 蚕豆荚壳
- 香樟根
- 岗柃
- 鳗鲡鱼
- 须花参
- 铁脚威灵仙叶
- 绣球花
- 单叶铁线莲
- 回心草
- 梨
- 过墙风
- 帽兰
- 黄秦艽
- 小茅香
- 一点红
- 狼油
- 天仙果
- 酸水草
- 一匹草
- 苍蝇草
- 海狸香
- 荠菜子
- 黄毛岩白菜
- 椿树花
- 刮筋板
- 家白蚁
- 朱顶红
- 刷把草
- 风化硝
- 黄葵
- 吐烟花
- 枫寄生
- 粟米
- 麻羊藤
- 茄子根
- 金钮扣
- 箭叶蓼
- 水獭肝
- 扶桑花
- 虎肾
- 蒲草根
- 川层草
- 黑皮青木香
- 鲎尾
- 铁扇子
- 螳螂跌打
- 姜味草
- 蛇接骨
- 蒲桃叶
- 狐狸尾
- 凤尾参
- 两头尖
- 赤胫散
- 海虾壳
- 野冬菊
- 松下兰
- 青琅玕
- 蛇疙瘩
- 茅草叶
- 猴高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