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槁树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香槁树
别名
跌打王、香胶树
来源
樟科香槁树Machilus grijsii Hance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散瘀消肿,止血,消炎。治跌打瘀肿,骨折,脱臼,外伤出血,口腔炎,喉炎,扁桃体炎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,外用适量。
注意
孕妇慎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香槁树
拼音注音
Xiānɡ Gǎo Shù
别名
跌打王、香胶树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黄绒润楠的枝叶、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hilus grifsii Hance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黄绒润楠乔木,高可达5m。芽、小枝、叶柄、叶下面有黄褐色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7-18mm;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7.5-14(-18)cm,宽3.7-6.5(-7)cm,先端渐狭,基部多少圆形,革质,上面无毛。圆锥花序短,丛生小枝枝梢,长约3mm,密被黄褐色短绒毛;花两性;总花梗长1-2.5cm;花梗长约5mm;花被裂片薄,6裂,排成2轮,长椭圆形,近相等,两面均被绒毛,外轮较狭,两面均被绢毛;能育雄蕊9枚,排成3轮,花药4室,外面两轮,花药内向,第3轮花药外向,第4轮为退化雄蕊,短小,有短柄,先端箭头形;子房无柄。果肉质,球形,直径约10mm。花期3月,果期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木丛中或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甘;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散瘀;止痛;消炎。主跌打损伤;瘀肿疼痛;口腔炎;扁桃体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慎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全叶马兰
- 鸡桑根
- 云南荚蒾根
- 绵枣儿
- 挖耳草根
- 百解藤
- 金毛七
- 蜡梅花
- 小泡通树
- 止咳草
- 堇宝莲叶
- 天香炉
- 海参内脏
- 香叶子
- 滇南马钱
- 罗裙带
- 莲花
- 铜苋菜
- 犀角
- 胡颓子
- 星星草
- 木姜子
- 美穗草
- 水稻清
- 支柱蓼
- 石蛇
- 地瓜
- 巴豆壳
- 青箭
- 桔梗
- 红花寄生
- 小伸筋草
- 野海椒
- 一匹草
- 马雹儿
- 黄葵
- 蛇根木
- 矮脚苦蒿
- 鹤骨
- 天茄子
- 人参果
- 红丝线
- 朱砂七
- 刺梨
- 天仙藤
- 大鱼鳔花
- 苍蝇草
- 三叶槭根
- 华东膜蕨
- 广州山柑
- 川楝子
- 白珠树
- 黄荆叶
- 绵阳岩白菜
- 黄瓜子
- 雪参
- 蚕豆茎
- 生姜汁
- 向日葵茎髓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獾油
- 水茄冬果
- 竹节三七
- 园金柑
- 红头草
- 列当
- 鸡冠子
- 三块瓦
- 贯众
- 万寿菊叶
- 柞木枝
- 鳕鱼骨
- 断血流
- 三轮蒿
- 香港四照花
- 莲蓬草
- 马宝
- 照山白
- 鹿髓
- 老虎须
- 狭叶垂头菊
- 昆明鸡血藤根
- 猫胡子花
- 藿香
- 黄竹参
- 牛心果
- 东风螺
- 高原点地梅
- 青盐陈皮
- 白杨树
- 金冠鳞毛蕨
- 石龙子
- 山姜花
- 细叶七星剑
- 小叶眼树莲
- 落花生油
- 黄颔蛇骨
- 白花藤
- 牛耳枫根
- 羊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