夹蛇龟肉
《中华本草》:夹蛇龟肉
拼音注音
Jiá Shé Guī Ròu
英文名
tortoise meat
出处
出自《食性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龟科动物黄缘闭壳龟或三线闭壳龟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uora flavomarginata(Gray)2.Cuora trifasciata(Bell)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捕捉后,杀死去骨脏、外壳,取肉鲜用。
原形态
1.黄缘闭壳龟,背甲长127-142mm,宽92-97mm。壳高63-65mm。头部光滑无小鳞;吻端平切直下,上喙口喙明显钩曲;背甲显着拱起,边缘齐嵴棱三条,钝圆不显;颈盾较大,后面较宽,第1枚椎盾前宽后窄,第2枚反之,第3-4枚宽大于长,缘盾近方形,背面盾片均具明显的同心环。腹甲大而平胆,前后浑圆,无同心环,喉盾左右合拢时呈心形,肛盾单枚,其上有1行盾沟为肛盾长度的一半左右;甲桥不明显,无腑盾及胯盾,背腹甲及胸、腹盾片间有韧带相连,壳可完全闭合,前臂鳞片宽大,略呈覆瓦状,掌跖部具平扁大鳞,指趾间半蹼,尾甚短,背甲棕褐色,正中嵴棱蜡黄或浅褐色,腹面黑褐色,腹甲边缘及甲桥黄色,眼后有一镶黑边的柠檬黄纵纹,在枕部相连成“V”形斑,下喙正中橘红,喉部黄色,四肢背面铁灰,腹面蜡黄,尾背具黑褐色纵纹。2.三线闭壳龟,背甲长90-165mm,宽71-112mm,高37-58mm。头较小,光滑无鳞,吻较尖钝,上喙缘稍钩曲,鼓膜小而显,背甲嵴棱3条,中央宽圆,两侧不显。颈盾窄 小,第1枚椎盾三角形,第2、3、4枚六角形,第5枚扇形,第8、9核算缘盾最大,腹甲大而平坦,前缘深圆,后缘有缺刻。背腹甲和胸、腹盾片间以韧带相连,甲壳可完全闭合。甲桥不明显,无腑盾,胯盾极小。指、趾间全蹼爪细而弯曲,尾短小。背面棕褐色,三条纵棱黑色,腹甲黑色,其边缘为黄色,甲桥有一长黑纹,头背蜡黄色,与头侧黑色地截然分明,并在眼后嵌有红褐色椭圆斑。幼龟嵴棱明显,缘盾边缘略向上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栖息于陆地。以蛞蝓、蜗牛、昆虫以及植物等为食。2.生活于山谷河流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2.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寒;有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滋补强壮;活血解毒。主虚赢瘦;关节痛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外用:适量,生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食性本草》:主筋脉,补损,肉生研厚涂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肉可生捣,罯敷蛇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夹蛇龟肉
拼音注音
Jiá Shé Guī Ròu
出处
《食性本草》
来源
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。
性味
①《食性本草》:"寒,有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食性本草》:"主筋脉,补损,肉生研厚涂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肉可生捣,罯敷蛇毒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细叶十大功劳
- 枫荷梨
- 广东土牛膝
- 梨皮
- 李根
- 金钱苦叶草
- 叶天天花
- 扶芳藤
- 金钱橘饼
- 苞蔷薇根
- 细沙虫草
- 佛甲草
- 金钟花
- 木绣球茎
- 漏芦
- 豹子眼睛果
- 薤叶
- 金缕半枫荷
- 杉塔
- 白蒿花
- 盘羊肺
- 鲃鱼
- 姜皮
- 蚶
- 山漆树
- 华鹅耳枥
- 香鼬
- 佛手露
- 吕宋果
- 鹤肉
- 木荷叶
- 鸡胆
- 鹤脑
- 蚌兰叶
- 菰
- 霞天曲
- 大树跌打
- 柳叶
- 兰石草
- 佛手柑
- 麦芽
- 搜山虎
- 倒提壶
- 鲎肉
- 绿珊瑚
- 锈钉子
- 西藏花椒种子
- 佛手
- 草地早熟禾
- 癣草
- 猫骨
- 勒马回
- 广西莲座蕨
- 糕菜
- 勒鱼
- 燕麦草
- 分筋草
- 蛇胆草
- 苦楝寄生
- 香桂皮
- 木槿
- 砗磲
- 柿花
- 锈毛旋蒴苣苔
- 华卫矛
- 福参
- 粗叶悬钩子
- 樗叶
- 喉痧药
- 鸡桑根
- 香茅花
- 香堇菜
- 合萌根
- 蝮蛇
- 羊耳朵叶
- 芭蕉根
- 香菇
- 展枝唐松草
- 橄榄仁
- 草鞋青
- 孩儿草
- 雪上一枝蒿
- 黄杨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臂形草
- 百两金
- 薄叶棘豆
- 山辛夷
- 山鸡
- 锡叶藤
- 兰草
- 香橼叶
- 香油罐
- 黄杨木叶
- 细穗爵床
- 鹭肉
- 狸骨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香菊
- 慈乌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