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薯细辛
《中华本草》:红薯细辛
拼音注音
Hónɡ Shǔ Xì Xīn
别名
小萼飞蛾藤
英文名
mairei poran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红薯细辛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rana mairei Gagn. Et Courch.
原形态
攀援灌木。分枝长,有棱,幼时红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6cm,具槽;叶片宽卵状心形,长9-12cm,宽7-10cm,先端骤渐尖,基部心形,两侧耳状近半圆形,两面被贴生疏柔毛,背面苍白色;基出脉7条,网脉密。总状花序腋生或圆锥花序顶生;花梗纤细,柄端或近顶端有2-3枚小苞片;萼片5,披针形,果果极增大,呈狭长圆形,长约3cm,宽4-6mm,干膜质;花冠狭漏斗形,红色或白色,上部突然开展,裂片短三角形;雄蕊5,着生于花冠管中下部,花丝毛发状,不等长,花药箭形;子房圆锥状,无毛,花柱短,柱头棒状,蒴果卵形,长6-7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1600-2500m的疏林或箐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根含葡萄糖及麦角醇(lysergol)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温肺止咳平喘。主寒饮咳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3-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有镇咳平喘的功能。用于咳嗽、百日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蚕豆叶
- 芦山藤
- 白鹇
- 棉花杜仲
- 杏树根
- 锥螺厣
- 小盘木
- 马槟榔
- 葛上亭长
- 水红木花
- 羊屎条根
- 虫笋
- 紫河车
- 木香花
- 阴蚼
- 草玉梅
- 神黄豆
- 关公须
- 台湾千金藤
- 萱草嫩苗
- 大苞寄生
- 连香树果
- 土连翘
- 马鞭草
- 鲦鱼
- 水芦荻根
- 猫胞衣
- 团叶鳞始蕨
- 绿豆粉
- 土香榧
- 弹裂碎米荠
- 水牛皮
- 水珍珠菜
- 石蜡红
- 石蝉草
- 大团囊虫草
- 土马鬃
- 红花菜
- 天仙藤
- 石榴花
- 水桐木
- 大叶花椒
- 红麸杨
- 大麦苗
- 牛角(角思)
- 多花沿阶草
- 大乌金草
- 水苦荬
- 太白菊
- 野黄瓜
- 水杨枝叶
- 大风药
- 大叶金花茶叶
- 打虫果
- 塔黄
- 大黄连刺
- 头巾草
- 细叶香桂
- 大青叶
- 酸叶胶藤
- 水朝阳根
- 酸不溜
- 大阳关
- 千金坠
- 小黄鼠狼
- 石楠根
- 大叶南苏
- 水紫菀
- 茺蔚子
- 大薸
- 茶树根
- 青鱼胆草
- 角翅卫矛
- 对节叶
- 鸡子黄
- 肚拉
- 大麦泡
- 石首鱼鲞
- 酱头
- 大发散
- 蚕退纸
- 蚕豆
- 大叶骨牌草
- 大叶贯众
- 木半夏叶
- 扁藤
- 戴星草
- 牡狗阴茎
- 大叶桉果
- 大钱麻
- 玄参
- 大四块瓦
- 大乌泡根
- 山柏
- 白豆
- 毗黎勒
- 刺血红
- 大麻疙瘩
- 大千生
- 亮叶桦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