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红叶
《中华本草》:花红叶
拼音注音
Huā Hónɡ Yè
别名
林檎
英文名
Leaf of 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,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花红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us asiatica Nakai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花红 小乔木,高4-6cm。小枝粗壮,幼时密生柔毛,老时暗紫褐色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5cm,有短柔毛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1cm,宽4-5.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细锐锯齿,上面有短柔毛,逐渐脱落,下面密被短柔毛。花两性;伞房花序,具花4-7朵,集生于小枝顶端;花梗长1.5-2cm,密被柔毛;花直径3-4cm;萼筒钟状,外面密被柔毛;萼片5,三角披针形,长4-5mm,先端渐尖,全缘,内外两面密被柔毛,萼片比萼筒稍长;花瓣5,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,长8-13mm,宽4-7mm,基部有短爪,淡粉红色,雄蕊17-20,花丝长短不等,比花瓣短;花柱4(5),基部具长颈毛,比雄蕊稍长。梨果卵形或近球形,直径4-5cm,黄色或红色,宿存萼肥厚隆起。花期4-5月。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-2800m的山坡阳处、平原砂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南及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辛;微温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泻火明目,杀虫解毒。主眼目青盲,翳膜遮睛,小儿疥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滇南本草》:治小儿疮疥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花红叶
拼音注音
Huā Hónɡ Yè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叶。
功能主治
《滇南本草》:"治小儿疮疥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煎水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残花
- 蚶
- 水半夏
- 肋柱花
- 榛蘑
- 狼杷草
- 曼陀罗叶
- 雕骨
- 山胡椒根
- 艾叶
- 厚皮树皮
- 小果白刺
- 接骨草
- 桉树果
- 小谷精草
- 鹊豆
- 滇丹参
- 蹋菜
- 桂皮紫萁
- 披散糖荠
- 紫茎棱子芹
- 睡菜
- 灰毛婆婆纳
- 白冷草
- 藏鮡胆
- 茶子饼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大发表
- 山莲藕
- 云支花
- 小地扭
- 岩胡椒
- 野大豆藤
- 大叶白头翁
- 桐皮
- 一枝香
- 田野卷耳
- 荷苞花根
- 粗榧子
- 臭黄荆叶
- 扶栘木皮
- 野芭蕉
- 石芫茜
- 海螺
- 白苣
- 山里红
- 漆大姑根
- 中华剑蕨
- 盾果草
- 飞龙掌血
- 虎咬癀
- 赤芍
- 凉三七
- 漏斗瓶蕨
- 大荃麻
- 鸡内金
- 狗脚草根
- 毛果珍珠茅
- 山百足
- 铁箍散
- 马槟榔
- 山小橘
- 铁浆
- 补骨脂
- 催乳藤
- 中间骨牌蕨
- 烧伤藤
- 假荔枝根
- 小赤麻
- 翻背白草
- 江蓠
- 梵天花
- 防风叶
- 风气草
- 合欢花
- 贵州追风散
- 鸟不企
- 砂漏芦根
- 松叶
- 地红子根
- 羽裂星蕨
- 地锦槭
- 牛膝茎叶
- 水栀根
- 三七叶
- 海白石
- 补血薯
- 鸟不企叶
- 香秋海棠
- 女贞子
- 牛毛七
- 防己
- 菊花根
- 藤五加
- 淡竹根
- 合血香
- 女贞叶
- 金鱼藤
- 花红叶
- 黑沙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