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慈菇叶
《中华本草》:山慈菇叶
拼音注音
Shān Cí Gu Yè
英文名
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
出处
出自《证类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remastra appendiculata(D.Don)Makino2.Pleione bulbocodioides(Franch.)Rolf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1.杜鹃兰,陆生植物。假鳞茎聚生,近球形,粗1-3cm。顶生1叶,很少具2叶;叶片椭圆形,长达45cm,宽4-8cm,先端急尖,基部收窄为柄。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,直立,粗壮,通常高出叶外,疏生2枚筒状鞘;总状花序疏生多数花;花偏向一侧,紫红色;花苞片狭披针形,等长于或短于花梗(连子房);花被片呈筒状,先端略开展;萼片和花瓣近相等,倒披针形,长3.5cm左右,中上部宽约4mm,先端急尖;唇瓣近匙形,与萼片近等长,基部浅囊状,两侧边缘略向上反折,前端扩大并为3裂,侧裂片狭小,中裂片长圆形,基部具1个紧贴或多少分离的附属物;合蕊柱纤细,略短于萼片。花期6-8月。2.独蒜蒜兰,陆生植物,高15-25cm。假鳞茎狭卵形或长颈瓶状,长1-2cm,顶生1枚叶,叶落后1杯状齿环。叶和花同时出现,椭圆状披针形,长10-25cm,芝2-5cm,先端稍钝或渐尖,基部收狭成柄抱花葶。花葶顶生1朵花。花苞片长圆形,近急尖,等于或长于子房;花淡紫色或粉红色;萼片直立,狭披针形,长达4cm,宽5-7mm,先端急尖;唇瓣基部楔形,先端凹缺或几乎不凹缺,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,内面有3-5条波状或近直立的褶片。花期4-5月,果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坡及林下阴湿处。2.生于海m的林下或沟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2.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辛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痈肿疮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除乳痈、便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铁树
- 山小橘
- 山荷叶
- 风车儿
- 四叶参
- 山蜘蛛
- 山鸡
- 扇叶人字果
- 四方木皮
- 山高粱
- 山萝花
- 山黄麻叶
- 散血草
- 疔毒草
- 马蹄荷
- 紫丁香
- 山麻雀
- 皂荚根皮
- 山道年蒿
- 双花堇菜
- 马鹊树
- 山龙眼
- 四季青
- 蚂蚁花根
- 山货榔
- 山崩砂
- 山五味子叶
- 四季海棠
- 山香果
- 山荔枝果
- 山刺柏
- 双翎草
- 山香
- 散瘀草
- 山黄麻根
- 四孢蘑菇
- 山菅兰
- 商陆花
- 山东肿足蕨
- 山陀螺
- 山吴萸果
- 四轮草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苦楝寄生
- 娑罗子
- 山葛薯
- 山风
- 山蒟
- 山藿香
- 山驴骨
- 散尾葵
- 射尿(虫另)
- 山郎木根
- 山麻
- 双籽棕
- 滇南鸟足兰
- 山峰西番莲
- 山乌珠
- 山马兰
- 络石果
- 肉穗草
- 山蟹
- 山姜花
- 四方盒子草
- 手掌参
- 爬树龙
- 山麻黄
- 四叶草
- 山葡萄
- 杉子
- 四川木蓝
- 山扁豆
- 山蜡梅
- 四叶葎
- 山合香
- 四季春
- 山鸡蛋
- 师实
- 山五味子根
- 双肾草
- 四川红淡叶
- 手参
- 山麻杆
- 山苦菜
- 四叶七
- 四叶萝芙木
- 山麦冬
- 山韭菜
- 山豆花
- 山茶花
- 双肾参
- 山岗荚
- 山茶子
- 山苦荬
- 水仙桃
- 腊梅
- 驹胞衣
- 铺地黍根
- 稻槎菜
- 盾果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