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阳草
《*辞典》:还阳草
拼音注音
Hái Yánɡ Cǎo
别名
三匹七(《陕西草药》),姜皮矮陀陀、王蝴蝶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黄花参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出处
《陕西草药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天的根。春初或秋末采挖,除去残茎、须根,洗净泥土,晒干。
原形态
云南景天,又名:胡豆莲。
多年生肉质草本,高40厘米左右。根圆柱形,深褐色。茎直立。叶对生或3叶轮生,椭圆形至菱形,边缘具不规则的疏齿,无柄。聚伞圆锥花序,花黄色;萼片4;花瓣4;雄蕊8;心皮4。蓇葖果舟形。花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坡湿地草丛中。分布陕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陕西草药》:"苦涩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喉炎,咳嗽,泄泻,痢疾,跌打,创伤。
①《陕西草药》:"收涩,消肿。治痢疾,泄泻,喉炎,跌打损伤,红肿疼痛。"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补虚,止咳,清热,止血。治虚弱咳嗽,刀伤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大颜
- 三尖杉
- 四指马鲅
- 南蛇竻根
- 山杜仲
- 实葫芦根
- 山刺梨
- 牛含水
- 山绿茶
- 伞杨
- 鹤草芽
- 黄堇
- 丝茅七
- 虾蟆皮
- 圆叶母草
- 火焰兰
- 射尿拐
- 山柏
- 十二槐花
- 黄唇鱼肝
- 山木通
- 黄瓦韦
- 丝带蕨
- 丝绵
- 山狸子骨
- 山肉桂
- 伸筋藤
- 红豆树
- 山五味子叶
- 山禾串
- 黄山鳞毛蕨
- 黄山鳞毛蕨根
- 三对叶丹参
- 山五味子根
- 黄疸树
- 山枇杷
- 花蜘蛛
- 双籽棕
- 黄桷浆
- 花蚊虫
- 三翅铁角蕨
- 沙拐枣
- 桂丁
- 台湾泡桐叶
- 鹿筋
- 双色龙胆
- 黄樟
- 山柳菊
- 大剑叶木
- 墨旱莲
- 草木樨
- 落地生根
- 豆黄
- 蝙蝠
- 蛇百子
- 拟进里香
- 兔骨
- 昙花
- 三叶青
- 将军树
- 芦莉草叶
- 腊梅
- 扭鞘香茅
- 了哥王子
- 南赤瓟
- 女菀
- 楠材
- 柠条根
- 柠鸡儿
- 挪挪果
- 南山藤
- 拟囊果芹
- 牛奶菜
- 黄杞
- 狼把草根
- 楠木
- 海蛇
- 母猪藤根
- 南蛇竻苗
- 耧斗菜
- 两面针
- 蛇蜕
- 酸石榴
- 地盘松球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苤蓝
- 黄羊角
- 莽草
- 水椎木
- 桑柴灰
- 柯蒲木
- 华南紫萁
- 高粱泡叶
- 头花杜鹃
- 凤眼果根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杜鹃花果实
- 铜线草
- 牛靥
- 十八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