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慈姑
《*辞典》:山慈姑
拼音注音
Shān Cí Gū
别名
金灯(《本草拾遗》),鹿蹄草(《经验方》),山茨菰(《百一选方》),山茨菇(《滇南本草》),朱姑、鬼灯檠(《纲目》),毛姑(《本草从新》),毛慈姑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泥冰子(《中药材手册》),处姑、白地栗、白毛姑(《药材学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杜鹃兰、独蒜兰等的假球茎。5~6月挖职假球茎;除去茎叶、须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①杜鹃兰
多年生草本,高40厘米左右。假球茎卵球形,肉质。顶端生叶1(~2)片,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,长20~30匣米,宽4~5厘米,先端略尖,基部楔形,具纵向主脉3条,全缘,具叶柄。花茎直立,疏生3叶鞘,抱茎;总状花序长10~20厘米,有花10~20朵,偏侧而生;苞片线状披针形,薄膜质,长3厘米左右,先端锐尖;花下垂,绿色至红紫色;萼片及花瓣呈线状倒披针形,长3~3.5匣米,先端锐尖,唇瓣肥厚,长约3厘米,基部稍膨大,先端近3裂,侧裂片披针形,中间裂片长椭圆形,长9毫米左右,先端截形,反曲;蕊柱长2.5厘米。蒴果长2~2.5厘米,无梗,下垂。花期夏季。
生山沟阴湿处。分布黄河流域至西南、华南等地。
②独蒜兰,又名:冰球子。
多年生草本。假球茎狭卵形或圆锥状长颈瓶形,高1.5~2厘米。叶1片,椭圆状披针形,长约10厘米,宽约2厘米,生于假球茎的顶端。花葶直立,生花1朵,下部有2~3个鞘;苞片长圆形,长2~3厘米;萼片近直立,披针形,长4厘米;花瓣近线形,长4.5厘米;唇瓣从楔形基部起逐渐扩大,长4厘米,有不明显的3裂,中部为不等边四方形,边缘为啮蚀的撕裂状,上面没有龙骨突起;子房下位,细瘦。蒴果长圆形,直立,连于房柄长近约3厘米。
生山沟岩石上。分布我国西南。
以上植物的叶(山慈姑叶)、花(山慈姑花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形状
①杜鹃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,直径1~2厘米。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,有细小皱折。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;底郎凹陷处有须根,须根长约1~3厘米,粗1~2毫米;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,俗称"腰带"。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。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。质坚实,内心黄白色或乌黑色,粗糙。味淡,微香,遇水有粘性。以个大、饱满、断面黄白色、质坚实者为佳。
主产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②独蒜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,直径1~1.5厘米,顶端渐突起,基部脐状,有须根或须根痕。腰带往往在凹入部,故不甚明显,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、浅黄色或灰黄色,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,光滑,或有皱纹及深沟。质坚硬,难折断,断面角质半透明。气微弱,味淡微苦,稍粘。
除上述品种外,尚有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(参见"独叶白芨"条)及山兰属植物冰球子(四川、西藏)等的假球茎,亦作山慈姑入药。
性味
甘微辛,寒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有小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微辛,有小毒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味辛,气寒。"
炮制
除尽须根,洗净,清水浸泡2~4小时,取出润透,切片,晒干。捣碎用亦可。
归经
入肝、脾经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脾、肺二经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肺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消肿,散结,化痰,解毒。治痈疽疔肿,瘰疬,喉痹肿痛,蛇、虫、狂犬伤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痈肿疮瘘,瘰疬结核等,醋磨敷之,亦除皯瘖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消阴分之痰,止咳嗽,治喉痹,止咽喉痛。治毒疮,攻痈疽,敷诸疮肿毒,有脓者溃,无脓者消。"
③《纲目》:"主疔肿,攻毒破皮。解诸毒,蛇虫、狂犬伤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烦热痰火,疮疔痧痘,瘰疬结核。杀诸虫毒。"
⑤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为粘滑药。用于呕吐下痢等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;磨汁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磨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正虚体弱患者慎服。
复方
①治痈疽恶疮,汤、火、蛇、虫、犬、兽所伤,时行瘟疫,山岚瘴气,喉闭喉风,久病劳瘵;解菌蕈菰子、砒石毒药,死牛、马、河豚鱼毒:文蛤(捶破,洗,焙,末)三两,山慈姑(去皮净,末)二两,麝香(另研)三分,千金子(去壳,研,去油取霜)一两,红牙大戟(去芦,焙干,末)一两半。用糯米煮浓次为丸,分为四十粒。每服一粒,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,利一、二次,用粥止之。(《外科精要》玉枢丹,即《百一选方》解毒万病丸)
②治痈疽疔肿、恶疮及黄疸:慈姑(连根)、苍耳草等分。捣烂,以好酒一钟,滤汁温服。或干之为末,每酒服三钱。(《乾坤生意》)
③去酐蹭:山慈姑根,捣涂面上。(《普济方》)
④面疱斑痣。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,早上洗去。
⑤牙龈肿痛。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,漱后吐出。
⑥痈疽疔痛。用山慈姑(连根)、苍耳草等分,捣烂。取好酒一杯,滤出药汁温服。或将两药干研成末,每服三钱,酒送下。
⑦风痰疾。用山慈姑一个,滴茶磨成泥。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,躺着晒一会太阳,即有恶物吐出,病自断根。如不吐,可喝一点热茶。
⑧一切疮毒,蛇虫毒,饮食毒,瘴气等。用"万病解毒丸"(一名"太已紫金丹"、"玉枢丹")。"丹居家远出、行兵动众,不可无此"。其配方如下:山慈姑,去皮,洗净,焙干,取二两;川五倍子,洗刷,焙干,取二两;千金子仁,研细,以纸压去油质,取一两;红牙大戟,去芦,洗净,焙干,取一两半;麝香三钱。各药共研为末,加浓糯米汤调和,细捣,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。斟酌病情,或外治,或内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张公鱼
- 半柱花
- 心叶野海棠
- 楸树
- 角叉菜
- 紫云英子
- 白叶火草
- 山漆树
- 丁香蓼
- 河蚌
- 狭叶山胡椒
- 兰花参
- 水蔗草
- 竹节树
- 打碗花
- 薄柱草
- 野三七
- 碎米荠
- 省沽油
- 香叶树
- 羊红膻
- 太白针
- 散血丹
- 楮茎
- 马尾伸筋
- 八宝镇心丹
- 绿茎槲寄生
- 墙草根
- 东廧子
- 有瓜石斛
- 断板龟
- 落花生
- 大肺筋草
- 木麻黄
- 泥鳅滑液
- 桄榔面
- 新疆藜芦
- 水鸡油
- 黄瓜叶
- 地瓜根
- 胶质鼠尾草
- 粗叶木
- 鄂豆根
- 甜瓜茎
- 牡荆茎
- 九翅豆蔻
- 秋枫
- 老牛揣
- 祁州一枝蒿
- 蛤仔壳
- 千年艾
- 金瓜草
- 鲤鱼鳞
- 綟木
- 箭叶蓼
- 水翁皮
- 鸡树条
- 草香附
- 野漆树叶
- 薄叶黄芩
- 荚蒾子
- 枫香树根
- 杨栌耳
- 树乌蝇羽
- 假蓝靛
- 土贝母
- 九牯牛
- 香樟果
- 蚂蚁花根
- 郎伞木
- 山羊角
- 黄背草
- 灵砂
- 燕麦草
- 滇山茶
- 绿衣枳壳
- 越西川木香
- 桑黄
- 头花猪屎豆
- 黄荆
- 石见穿
- 三角叶冷水花
- 柏子仁
- 三方草
- 柠檬桉叶
- 假酸浆
- 金钱参
- 独蕨箕
- 地胆
- 三叶莲
- 金腰燕
- 葛藟根
- 省雀花
- 刺梨根
- 水豆瓣
- 慕荷
- 黄蜀葵根
- 盐麸木花
- 接骨草
- 滇常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