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叶草
《中华本草》:四叶草
拼音注音
Sì Yè Cǎo
别名
米拉拉藤、冷水丹、风车草、四方草、四叶葎、四角金、蛇舌癀、小锯锯藤、地胡椒、四叶蛇舌草、天良草
英文名
Herb of Bunge Bedstraw
出处
出自《江西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ium bungei Steud..采收和储藏:夏季花期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1.四叶葎,多年生丛生近直立草本,高30-50cm。根红色。茎细长,有四棱,通常无毛或稍有柔毛。叶4片轮生;近无柄;叶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长0.8-2.5cm,宽3-6cm,先端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中脉及边缘疏生短刺状毛。花小,十数朵组成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黄绿色;花萼4裂;花冠辐状,径1-2mm;雄蕊4,外伸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枚,基部连合,柱头状状。双悬果扁球形,直径2mm,具鳞片状短毛;种子1颗。花、果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郊野路边、旱地旁、水沟边及林下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我国广布,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和华北地我较常见。
性味
甘;苦;平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;利尿;解毒;消肿。主尿路感染;癌肿;赤白带下;痢疾;痈肿;跌打损伤;咳血;妇女赤白带下;小儿疳积;痈肿疔毒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江西草药》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通利小便。2.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利尿消肿,抗癌。治尿路感染,赤白带下,子宫颈糜烂,化脓性炎症。并治脑脊髓膜炎,脓毒性败血症,痈疽,毒蛇咬伤,皮肤疮毒水肿,癌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四叶草
拼音注音
Sì Yè Cǎo
别名
冷水丹、风车草、四方草(《江西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江西草药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。夏季花期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①四叶葎,又名:四角金、蛇舌癀。
多年生草本,丛生,高30~50厘米。根红色。茎细弱,有四棱,无毛或稍有柔毛。叶4片轮生,卵状长椭圆形,长1~2.5厘米,宽3~6毫米,先端尖,上面及下面中脉疏生短刺毛。花小,十数朵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;花冠淡黄绿色,径约2毫米,4裂;雄蕊4,子房2室,花柱2枚,基部连合,柱头头状。双悬果扁球形,径2毫米,有鳞片状短毛。花、果期5~7月。
生于田畔、沟边等湿地。分布华北、长江流域以至福建等地。
②细四叶葎,又名:小锯锯藤。
多年生草本,高10~30厘米。形态与上种相似,其主要特征:根赤黄色。茎无毛。叶线状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5~10毫米,宽1.5~3毫米。花冠淡绿色,径约1毫米。双悬果扁半球形,径约1毫米。花期7月。
分布长江下游。
性味
《江西草药》:"甘,平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利尿,解毒,消肿。治尿路感染,赤白带下,痢疾,痈肿,跌打损伤。
①《江西草药》:"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,通利小便。"
②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利尿消肿,抗癌。治尿路感染,赤白带下,子宫颈糜烂,化脓性炎症,并治脑脊髓膜炎,脓毒性败血症,痈疽,毒蛇咬伤,皮肤疮毒水肿,癌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品2~3两);或捣烂开水送服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尿路感染,赤白带下:鲜四叶葎一两,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痢疾:四叶葎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,红糖为引,每日一剂。
③治咳血:鲜四叶葎二钱,洗净捣烂,冷开水送服。
④治跌打损伤:四叶葎根一两,水煎,水酒对服,每日一剂。
⑤治蛇头疔:鲜四叶葎适量,捣烂外敷。(③方以下出《江西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骨节
- 血当归
- 山荆子
- 山刺柏
- 青藏虎耳草
- 四川红淡叶
- 参须
- 射尿(虫另)
- 四季春
- 泡掌筒
- 新疆卫矛
- 四轮草
- 烂茶叶
- 紫薇花
- 四角蒲桃
- 白头翁
- 咖啡
- 海南三七
- 云南油杉
- 山合香
- 枳茹
- 四照花皮
- 槟榔花
- 中华石楠果
- 双籽棕
- 椰子浆
- 蜈蚣藤
- 鸭脚黄连
- 金钗股
- 四方蒿
- 鄂西天胡荽
- 荜茇根
- 鸡公柴果
- 羊蹄
- 波棱瓜
- 菊花脑
- 貒骨
- 路郎鸡
- 腊梅
- 川楝子
- 胡麻仁
- 菾菜根
- 山黄瓜
- 川乌
- 羊肺
- 苦糖果
- 白桦皮
- 庐山石韦
- 通骨消
- 红轮千里光
- 龙虾
- 八爪金龙
- 水田七
- 红毛菍
- 八目鳗
- 风毛菊
- 大风子
- 柚叶
- 小黄断肠草
- 钻秆虫
- 苏铁果
- 菝葜叶
- 伽果
- 鸡谷草
- 柚花
- 石榴根皮
- 荠苨
- 斑叶兰根
- 金盏草
- 金钟茵陈
- 红升麻根
- 枫香树根
- 白沙虫药
- 圆叶锦葵根
- 鹰头
- 柱果铁线莲
- 三月泡
- 芋
- 酱头
- 榧根皮
- 峨眉耳蕨
- 普贤菜
- 篱栏网
- 龙眼壳
- 通肠香
- 赤沙糖
- 白饭豆
- 角翅卫矛果
- 毛刺果藤
- 槐根
- 牛膝茎叶
- 飞天蠄蟧
- 吹火筒
- 菊花黄连
- 铜钱细辛
- 青蛙
- 椴树根
- 直杆蓝桉叶
- 蕨麻
- 苦芦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