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椒根
《*辞典》:山椒根
拼音注音
Shān Jiāo Gēn
别名
铁杆椒根(《贵州草药》),黄椒根、单面针根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根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性温,味辛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温,味辛涩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化痰,活血,止痛。治劳伤咳嗽、吐血,跌打损伤,牙痛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牙痛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理气祛痰,和血定痛。"
③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活血,散瘀,接骨,续筋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扭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劳伤咳嗽:铁杆椒根一两,青鱼胆根、兔耳风根各五钱,泡白酒半斤。日服三次,每次五钱至一两。
②治劳伤吐血:铁杆椒根一两,大苋菜、大种鸡儿肠各五钱,泡酒半斤。日服三次,每次三钱。
③治牙痛:铁杆椒根皮一小块,放牙痛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临床应用
用于麻醉:取单面针根制成自50%注射液。用于局麻或穴位麻醉。剂量视具体情况而定,外科手术中最高1次量有用至150毫升的,未发现对心脏、血压、脉搏等不良影响。曾对10例腋臭、膀胱石、输卵管结扎、截肢、骨髓炎、胃切除、骨瘤等手术进行局麻,结果痛觉消失,病人安静合作、基本无呻吟,腹肌基本松弛者9例;痛觉消失,手术中有呻吟、但尚能合作完成手术,肌肉基本松弛者1例。对21例肾切开取石、甲状腺切除、胃切除、阑尾切除、胆囊切除、膀胱取石、疝修补等进行穴位麻醉,取得一级效果者10例,二级效果者10例,三级效果者1例。亦可将单面针用酒精浸成20%的溶液,涂于局部作表面麻醉。据lOO多例乳牙、松动恒牙拔除的麻醉观察,一般用药后5~10分钟即起止痛作用,未发现毒性反应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广西莲座蕨
- 苹果
- 蠵龟血
- 千叶独活
- 海鹞鱼
- 无腺橉木
- 虾子花叶
- 骆驼黄
- 野芋实
- 草果
- 虎刺
- 西藏野花椒
- 云南重楼
- 水蔓青
- 通骨消茎叶
- 西南石梓
- 血藤
- 岩参
- 三叶崖爬藤
- 血满草
- 地柏树
- 毛山荆子
- 大薸
- 香柏
- 香叶树
- 西南卫矛
- 宜梧
- 毛柄锦香草
- 大蓑衣藤根
- 萱草根
- 香橼露
- 雪药
- 对叶林
- 滇丹参
- 钓兰
- 黄藨根
- 化橘红
- 冷蕨子草
- 鳞叶藓
- 车前子
- 大叶凤仙花
- 西南小阴地蕨
- 虎掌草叶
- 刺叶苏铁
- 葎草果穗
- 马钱子粉
- 合血香
- 金老梅根
- 倒爪草
- 海鹞鱼胆
- 骆驼蹄瓣
- 土百部
- 心不干
- 小接骨丹
- 长梗千里光
- 南瓜藤
- 鲫鱼胆草
- 砖子苗
- 小冬青
- 鲤鱼胆
- 毛野丁香叶
- 石榴叶
- 扭筋草
- 血见愁
- 大叶马尾连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罗锅底
- 黄果茄
- 猫肝
- 山桂花
- 华西小石积
- 椴树
- 香蕉
- 莲须
- 人参叶
- 香茹
- 青箭杆草
- 西瓜根叶
- 香蕉弄蝶
- 南五味子
- 毛根杜仲
- 方解石
- 香青
- 红雪柳
- 香菊
- 点头菊
- 牡蒿根
- 野辣蓼
- 香草仔
- 香豆蔻
- 佛手
- 鳕鱼骨
- 小花酸藤子
- 桃枝
- 珊瑚草
- 鸭公藤
- 树头发
- 铰剪藤
- 海豘鱼
- 鼠曲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