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仙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仙
拼音注音
Shuǐ Xiān
别名
水仙花
来源
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. var. chinensis Roem.,以鳞茎入药。春秋采集,洗去泥沙,开水烫后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用于腮腺炎,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。
用法用量
3~4钱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水仙
拼音注音
Shuǐ Xiān
别名
金盏银台
英文名
Bulbus Narcissi Chinensis
来源
为石蒜科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.var. chinensis Roem.的鳞茎。春、秋采挖较佳。将鳞茎挖起后,截去苗茎、须根,用开水潦后,晒干;或纵切成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叶基生,扁平直立,质厚,长30~45cm,宽1~1.8cm,先端钝,全缘,上面粉绿色。花茎扁平,约与叶等到长;花4~8朵,排列成伞形花序,花香,直径2。5~3cm,花被高脚碟形,裂片倒卵形,扩展而外反,白色;副花冠浅杯状,淡黄色;雄蕊6;子房下位。蒴果胞背开裂,由绿色转至棕色。花期冬季,果期次年4~5月。
生境分布
多栽培于花圃、家庭中。主产广东、福建。
形状
鳞茎呈圆形,或微呈锥形,直径4~5cm。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,扯开后,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白色瓣片(鳞片)。质地轻。
化学成分
含伪石蒜碱(pseudolycorine)、石蒜碱(lycorine)、多花水仙碱(tazettine)、漳州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。
性味
性寒,味甘、苦;有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排脓消肿。用于痈肿疮毒、虫咬、乳痈、鱼骨鲠喉。
备注
水仙的花亦供药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樟木钻
- 柠条根
- 曲枝假蓝
- 药鼠李实
- 丛枝蓼
- 丛毛榕
- 剑叶耳草
- 对叶林根
- 扁樱桃
- 黄杨子
- 大画眉草
- 斑叶兰根
- 菊花暗消
- 小野鸡尾
- 骆驼蹄草
- 全光菊
- 半边莲
- 女儿红根
- 蓟罂粟根
- 驴断肠
- 密褶红菇
- 绿叶五味子
- 土金耳环
- 天文草
- 地胆草
- 七里香
- 萝卜防己
- 马桑树皮
- 红酸杆
- 土沉香
- 黄石脂
- 催吐白薇
- 红茄苳
- 草香附
- 南山藤
- 工布乌头
- 银鱼
- 棉花藤
- 昆明鸡血藤根
- 甘西鼠尾
- 胡桃青皮
- 曼陀罗子
- 千层楼
- 花蚊虫
- 西南卫矛
- 全叶马兰
- 蝮蛇皮
- 斩龙草
- 栝楼
- 滇肉棒
- 吴萸叶五加
- 金棒锤
- 云南蕊木
- 大火草根
- 秋牡丹根
- 大百解薯
- 白犁头草
- 多裂独活
- 羚羊肉
- 斩妖剑
- 干檀香
- 小红人
- 多苞糙苏
- 母猪半夏
- 黄草花
- 枫寄生
- 桔梗芦头
- 檀香油
- 胡芦巴
- 曼陀罗叶
- 无患树蔃
- 吹风散
- 五倍子苗
- 桃金娘
- 黄蜀葵花
- 九眼独活
- 大一箭球
- 木芙蓉根
- 豹肉
- 独叶山兰
- 定木香
- 广西莪术
- 猫耳朵草
- 巴豆霜
- 翡翠
- 五指毛桃
- 白枪杆
- 紫金龙
- 藏鮡胆
- 翅柄蓼
- 灵猫骨
- 细柄薯蓣
- 苕叶细辛
- 毛勾儿茶
- 田旋花
- 小金樱
- 小通草
- 三月泡
- 玉簪花根
- 小羊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