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蓬子
《中华本草》:海蓬子
拼音注音
Hǎi Pénɡ Zǐ
别名
草盐角、抽筋菜、盐葫芦、胖蒿子草、蜡烛蒿子、海胖子、海甲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盐角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cornia europaeaL.[S.europaeaL.var.herbaceaL.;S.herbaceaL.]采收和储藏:夏季收割全草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0-35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对生,肉质,具节,灰绿色或紫红色。叶不发育,鳞片状,对生,长1.5mm,先端锐尖,基部连合成鞘状,边缘膜质。穗状花序,有短柄,花序长1-5cm,顶生;花两性,每3朵花集成1簇,陷入肉质的花序轴内;花被合生,肉质,上部扁平;雄蕊1,极少为2,花药矩圆形,伸出花被外;子房卵形;柱头2,钻形,有乳头状小突起。胞果卵形,果皮膜质。种子直立,长圆形,长1-1.5mm,有钩状刺毛;胚马蹄形,无胚乳。花、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盐碱地、盐猢边及海边、河谷潮湿的重盐质土壤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和辽宁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分得苋菜红甙(amarantin),7-羟基-6-甲氧基色酮(7-hydroxy-6-methoxychromone),7-O-β-D-吡喃葡萄糖基-6-甲氧基色酮(7-O-β-D-glucopyranosyl-6-methoxychromo-ne),2'-羟基-6,7-亚甲二氧基异黄酮醇(2'-hydroxy-6,7-methylenedioxyisoflavonol),2',7-二羟基-6-甲氧基异黄酮醇(2',7-dihydroxy-6-methoxyisoflavonol),2'-羟基-6,7-亚甲二氧基二氢黄烷酮醇(2'-hydroxy-6,7-methylenedioxyflavanonol)。地上部分新鲜组织含铁5.3mg/100g。干燥植物有纤维素5%~20%,蛋白质9.0%,氨基酸有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苏氨酸(threo-n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缬氨酸(valine),蛋氨酸(methio-nine),异亮氨酸(isoleucine),亮氨酸(leucine),苯丙氨酸(phenyla-lanine),赖氨酸(lysine)和色氨酸(tryptophan)。从地上部分分得槲皮素-3-O-(6"-丙二酰基-β-D-葡萄糖甙)[quercetin-3-0(6"-malonyl-β-D-glucoside)],槲皮素(quercetol),槲皮素-3-O-β-D-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-glucoside),芸香甙(rntoside),异鼠李素-3-O-β-D-葡萄糖甙(isorhamnetol-3-O-β-D-glucoside)。叶含菠菜甾醇(spina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和 24-甲基胆甾-5-烯-3β-醇(24-methylcholest-5-en-3β-ol)。
功能主治
平肝;利尿;降压。主高血压;头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升麻
- 河鲀鱼
- 海狗油
- 槲皮
- 红皮云杉
- 海桐皮
- 海南海金沙
- 海牛
- 红毛蛇
- 海南虎皮楠
- 红果冬青
- 核桃楸
- 红敷地发
- 红小麻
- 红子仔
- 红楤木
- 红曲
- 槲寄生
- 海盘车
- 昏鸡头
- 禾叶毛兰
- 海南砂仁
- 海南地不容
- 红川乌
- 旱莲花
- 杨梅根
- 海月壳
- 红叶甘橿
- 海底柏
- 红土子
- 红毛叶马蹄香
- 槐米
- 海带根
- 红接骨草
- 海参内脏
- 瓠子子
- 禾虫
- 红沙
- 海红
- 野甘草
- 旱前胡
- 红头翁
- 红子根
- 旱菜
- 河豚子
- 红果楠
- 红参
- 海人草
- 红枫荷
- 海白石
- 旱柳
- 海杧果
- 红直獐牙菜
- 海南三七
- 核桃楸果仁
- 海松子
- 红母猪藤
- 海康钩粉草
- 红山药
- 红楠
- 红簕钩
- 桦褶孔
- 槐枝
- 海藻石
- 横经席叶
- 海萝
- 盒果藤
- 红叶藤
- 海桑
- 红千层
- 红瑞木果
- 红对节子
- 红木香
- 桦革裥菌
- 河豚目
- 海岛苎麻叶
- 红娘子
- 红穿破石
- 红直当药
- 红云草
- 红梗草
- 旱冬瓜
- 红母鸡草
- 旱田草
- 红根
- 向日葵茎髓
- 槐白皮
- 槲叶
- 红土子皮
- 红杉皮
- 核子木
- 红厚壳
- 红筷子冠毛
- 海茜
- 活血连
- 红毛五加皮
- 海决明
- 海藻
- 红地榆
- 旱荷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