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香草
《*辞典》:山香草
拼音注音
Shān Xiānɡ Cǎo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草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60~90厘米。茎直立,方形,带紫色,密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有柄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~9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下延至柄,边缘具粗钝齿,下面密被短绒毛。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式,对生于茎顶及叶腋;花萼钟状,外被短柔毛;花冠紫色,唇形,冠筒基部收缩。小坚果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草坡、路旁。分布贵州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驱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
复方
①治感冒头痛:山香草一两。煨水服。
②治风湿筋骨痛:山香草三两。泡酒一斤,早晚各服一两。
③治关节痛:山香草半斤。煨水洗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洋葱
- 玉珊瑚根
- 蛇百子
- 绳藻
- 沙漏芦
- 山鸡
- 宿苞豆
- 扇叶人字果
- 厚朴子
- 牙新渊
- 粤瓦韦
- 沙前胡
- 柠鸡儿
- 龙须草
- 湿生扁蕾
- 生等[藏药名]
- 散血子
- 落地生根
- 山荷叶
- 砂仁
- 天文草
- 山麻根
- 腺花香茶菜
- 大黑蒿
- 手参
- 打虫果
- 山黄杨子
- 虎肚
- 散血藤
- 鼠李
- 鱼香草
- 野鸡肉
- 八角枫花
- 山风
- 玉米黑霉
- 兴安毛连菜花
- 石龙芮
- 粟糖
- 溲疏
- 鳍蓟
- 粟芽
- 沙柳
- 山蒿
- 盐麸子
- 水麦冬
- 山香果
- 烟草
- 菅
- 玉铃花
- 山苦荬
- 猫儿黄金菊
- 狮子七
- 山马鞭草
- 萤火
- 白地紫菀
- 沙生风毛菊
- 莳萝苗
- 山藿香
- 山蟹
- 山飘儿草
- 山莴苣
- 焰爵床
- 涩梨
- 伯乐树
- 三加
- 山茴芹
- 山道年蒿
- 山苦草
- 水鬼蕉
- 石刷把
- 紫檀
- 玉帘
- 石蜡红
- 水麻
- 碎骨子
- 玉竹
- 玉山芎穷
- 柄马勃
- 庵摩勒
- 连翘
- 白花灯笼
- 山蛩虫
- 山麻杆
- 金鱼藤
- 水藿香
- 地胆
- 三叶乌蔹莓
- 益母草
- 岩蜈蚣
- 八仙过海
- 蓑草
- 沙糖根
- 八月札
- 麻腐
- 燕窠土
- 山鸡腿
- 四轮草
- 白山苔
- 冬珊瑚
- 山苦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