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鲶
《中华本草》:海鲶
拼音注音
Hǎi Nián
别名
骨仔、油松、骨鱼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us sinensis Lacepede采收和储藏:常年均可捕捞。捕后,除去内脏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中华海鲶,体延长,头部平扁较宽,体后部侧扁。眼小,体无鳞。背鳍始于胸鳍基后上方,具1不分支和7分支鳍条,第1鳍条丝状延长,几伸达脂鳍起点。脂鳍发达。体背褐绿色。腹部银白色,各鳍灰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暖海性近海底层鱼类,喜活动于水流缓慢的泥质底海区,春季由深水游向河口近岩作生殖回游,并到表层活动,以底栖动物为食,尤喜食贝类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海、南海。
功能主治
健脾利水;敛疮。主脾虚食少;消化不良;鞘膜积液;慢性皮肤溃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30-60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云南油杉
- 荷梗
- 碎骨红
- 网脉旋蒴苣苔
- 樟木钻
- 桑根
- 石榕
- 粟奴
- 樟木子
- 胡桐泪
- 柿霜
- 虎膏
- 匙叶龙胆
- 豪猪千
- 狐心
- 虎掌草
- 蛤仔
- 山沉香
- 山枇杷根
- 紫红獐牙菜
- 山铁树
- 山刺柏
- 碱蓬
- 三匹箭
- 红茄苳
- 黄毛榕
- 水鬼蕉叶
- 胡子七
- 胡荽
- 蝴蝶果
- 山葡萄
- 山木通根
- 山楂木
- 海萝
- 山道年蒿
- 四棱筋骨草
- 砂茴香
- 石蕊
- 黄桷根
- 山核桃
- 虎爪
- 红寒药
- 结血蒿
- 绿结鸡骨
- 一扫光
- 水牛尾
- 四轮草
- 桑椹
- 荠菜
- 海蟑螂
- 穗花杉种子
- 荚蒾
- 云南小草蔻
- 樟树叶
- 菊芋
- 梭子蟹
- 山姜
- 算盘子
- 海柏
- 红扁藤
- 山椒草
- 山稔根
- 山鸡腿
- 湖北地黄
- 红麸杨根
- 四里麻
- 绢毛苣
- 疏叶当归
- 海门冬
- 石蒜
- 海螺
- 桑霜
- 少花柏拉木
- 苏合香
- 榔榆皮
- 哈蟆油
- 胡葱
- 樟
- 山香圆
- 麻羊藤
- 莲生桂子花
- 金腰燕
- 云南柴桂
- 浆果苋
- 黄粱米
- 水枇杷
- 山木通
- 灌木蒲桃
- 照山白
- 节节草
- 山柏
- 沙红柳
- 木莲
- 绵萆薢
- 金边兔耳
- 金银花露
- 皂荚根皮
- 珊瑚冬青
- 灵香草
- 垂花胡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