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维黄杨星D
《中国药典》:环维黄杨星D
英文名
CYCLOVIROBUXINUM D
来源
本品为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 Buxus microphylla Sieb.et Zucc.var.sinica Rehd.et Wils.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精制所得。
形状
本品为无色针状结晶;无臭,味苦。
本品在氯仿中易溶,在甲醇或乙醇中溶解,在丙酮中略溶,在水中微溶。
熔点本品的熔点为219~222℃,熔融时同时分解(附录ⅦC)。
鉴别
(1)取本品约5mg,加冰醋酸溶液(1→20) 1ml使溶解,加碘化铋钾试液 1~2滴,即生成红棕色沉淀。
(2)取本品约5mg,加乙醇1ml与硫酸2ml,即显橙红色。
含量程度
取本品约0.15g,精密称定,加冰醋酸30ml溶解后,加醋酐 1ml与结晶紫指示液 1~2滴,用高氯酸滴定液(0.1mol/L)滴定至溶液显纯蓝色,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。每 1ml高氯酸滴定液(0.1mol/L)相当于20.12mg的环维黄杨星 D(C26H46N2O)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环维黄杨星 D(C26H46N2O)不得少于99.0%。
功能主治
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,脉结代;冠心病、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。
用法用量
口服,一次1~2mg,一日2~3次。
贮藏
遮光,密闭。
制剂
黄杨宁片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向日葵叶
- 甘蕉根
- 雁肪
- 半枫荷根
- 葛根
- 清明菜
- 百舌鸟
- 硬九子连环草
- 白皮柯
- 海蜇皮
- 金钗
- 鹧鸪血
- 五叶泡
- 爆仗竹
- 无患子叶
- 胆木
- 奶浆果
- 鹅
- 白牛胆根
- 白松塔
- 蟾皮
- 大黄蜂子
- 红千层
- 地蚕
- 峨三七
- 榧枝叶
- 黄麻灰
- 鸡爪参
- 苦茄
- 老鼠脚迹
- 棱枝槲寄生
- 牛肚
- 棕竹
- 漆树根
- 破骨风
- 山牵牛
- 山黄菊
- 赛北紫堇
- 杉松
- 蜀羊泉
- 小鱼仙草
- 碎密花
- 鹰不泊薳
- 香石藤
- 小龙胆草
- 西伯利亚青兰
- 鸭肫衣
- 野百合
- 皂角菌
- 掌叶蓼
- 竹沥
- 紫云菜
- 枳椇叶
- 啄木鸟
- 竹节七
- 附地菜
- 朝鲜当归
- 聚藻
- 白花射干
- 苦楝子
- 制草乌
- 扇叶阴地蕨
- 苦碟子
- 串铃草
- 野大豆藤
- 骡宝
- 韭菜莲
- 竹节树
- 长毛香科科
- 羊肌藤
- 棘刺花
- 罗勒
- 湖北海棠
- 太白艾
- 秋鼠曲草
- 千斤拔
- 岩椒草
- 扁秆藨草
- 山苏木
- 隔山消
- 豹皮樟
- 功劳叶
- 砂茴香子
- 沙柳
- 梨枝
- 假刺藤
- 木莲果
- 白沙糖
- 臭藤子
- 稷米
- 郁李根
- 箭杆杨
- 牛耳枫根
- 鲫鱼胆草
- 牡荆
- 千年不烂心
- 甘遂
- 酸不溜根
- 大瓦韦
- 花蕊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