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维黄杨星D
《中国药典》:环维黄杨星D
英文名
CYCLOVIROBUXINUM D
来源
本品为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 Buxus microphylla Sieb.et Zucc.var.sinica Rehd.et Wils.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精制所得。
形状
本品为无色针状结晶;无臭,味苦。
本品在氯仿中易溶,在甲醇或乙醇中溶解,在丙酮中略溶,在水中微溶。
熔点本品的熔点为219~222℃,熔融时同时分解(附录ⅦC)。
鉴别
(1)取本品约5mg,加冰醋酸溶液(1→20) 1ml使溶解,加碘化铋钾试液 1~2滴,即生成红棕色沉淀。
(2)取本品约5mg,加乙醇1ml与硫酸2ml,即显橙红色。
含量程度
取本品约0.15g,精密称定,加冰醋酸30ml溶解后,加醋酐 1ml与结晶紫指示液 1~2滴,用高氯酸滴定液(0.1mol/L)滴定至溶液显纯蓝色,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。每 1ml高氯酸滴定液(0.1mol/L)相当于20.12mg的环维黄杨星 D(C26H46N2O)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环维黄杨星 D(C26H46N2O)不得少于99.0%。
功能主治
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,脉结代;冠心病、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。
用法用量
口服,一次1~2mg,一日2~3次。
贮藏
遮光,密闭。
制剂
黄杨宁片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箭杆杨
- 绛梨木叶
- 苏木蓝
- 西瓜根叶
- 伞杨
- 熊筋
- 青竹标
- 藤槐
- 砖子苗
- 七星剑
- 玉蜀黍根
- 豹子眼睛果
- 丝瓜
- 矮脚苦蒿
- 白榄根
- 蚕茧
- 草本三角枫
- 绵马贯众
- 大泡通
- 苦地丁
- 葛藟果实
- 铁牛钻石
- 问题特
- 野木瓜果
- 复羽叶栾树
- 紫草茸
- 祁州一枝蒿
- 四棱通
- 扶桑
- 剑皮树菌
- 黄秋葵根
- 龙眼肉
- 桑螵蛸
- 剪草
- 紫硇砂
- 水前草
- 橙子核
- 匙叶五加
- 杜楝
- 翻天红
- 狐肝
- 棘刺花
- 构皮麻
- 鸡翎草
- 榔榆叶
- 灵香草
- 南烛根
- 牛肝
- 糯稻根须
- 骨牌蕨
- 金剪刀草
- 石蛇
- 胖血藤
- 小铜锤
- 柠檬叶
- 蘘荷花
- 罗伞树
- 石蜈蚣
- 龙头节肢蕨
- 胎生铁角蕨
- 苦楝子
- 水黄连
- 赛金刚
- 对对参
- 空心莲子草
- 黄花铁线莲
- 双肾草
- 半边山
- 冠唇花
- 老鸦花藤
- 山香圆
- 盐蛇
- 钻石风
- 茶子饼
- 穞豆
- 胡萝卜
- 九牛薯
- 兰花叶
- 山花生
- 滇缅古柯
- 芋梗
- 红粘谷
- 大金银花
- 南瓜蒂
- 黑大豆花
- 滇丁香
- 金丝藤
- 阿尔泰瑞香
- 宝盖草
- 糙壳菱蟹
- 赤车
- 臭菘种子
- 对叶油麻叶
- 苏合香
- 菊花苗
- 珊瑚
- 香胶木
- 乌口树
- 鱼胆草
- 猪鬃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