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参
《*辞典》:紫参
拼音注音
Zǐ Shēn
别名
石见穿、石打穿、月下红
英文名
Herba Salviae Chinesnsis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. 的全草。秋季开花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~70cm。茎方形,单一或分枝,表面紫棕色或绿色,被倒向柔毛。叶对生,全为单叶或茎下部为三出复叶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.3~7cm,边缘有圆齿。轮伞花序6花,集成假总状或圆锥花序;花萼钟状,紫色;花冠蓝紫色或紫色,外被长柔毛;雄蕊2,花丝短,药隔长;子房4裂,花柱着生子房底。小坚果椭圆状卵形,褐色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林缘及草丛中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亦产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甾醇、三萜类、氨基酸、原儿茶醛;根含水苏糖(stachyose)。
性味
性平,味苦、辛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活血理气止痛。用于急慢性肝炎、脘胁胀痛、湿热带下、乳腺炎、疔肿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丝瓜根
- 虎牙
- 打箭菊
- 羊角棉
- 野黄麻
- 红葱
- 无花果根
- 观音竹
- 苦木叶
- 臭黄荆根
- 莲须
- 岩风子
- 丢了棒
- 楼梯草
- 紫荆木
- 赛繁缕
- 塔黄
- 浙江七叶树
- 铁浆
- 帽辫七
- 地贵草
- 酒饼婆
- 山芭蕉子
- 蜈蚣萍
- 腊梅
- 长柄臭黄荆
- 蚂蚁花根
- 柠条籽
- 野烟叶
- 华东木蓝
- 小对叶草
- 狼把草根
- 山核桃叶
- 千层楼
- 紫玉簪根
- 紫金标
- 苦木根
- 苔水花
- 乳腐
- 长筒马先蒿
- 六角英
- 水蛭
- 野扁豆
- 火棘
- 对节叶根
- 琉璃枝
- 桐子花
- 马蓼
- 崖姜
- 榄李树汁
- 石枣子
- 菩提香
- 公英叶风毛菊
- 黄葛树
- 野木鱼
- 夏枯草露
- 铁杆蒿
- 沉香
- 柳叶绣球菊
- 沼泽念珠藻
- 兰竹参
- 白头翁
- 老牛揣
- 二仙桃
- 狸尾草
- 泽芹
- 膀胱七
- 野芝麻根
- 黄竹参
- 大鳞毛蕨
- 薯莨
- 紫参
- 鸡筋参
- 番石榴子
- 蓼大青叶
- 乌苏里黄芩
- 半边风
- 钝叶蔷薇
- 瓠子
- 老鼠吹箫
- 玉簪花
- 短腺小米草
- 黄花蒿
- 沙枣
- 阔叶箬竹
- 蜘蛛网
- 紫葛
- 野海椒
- 皂角菌
- 旋花
- 玉簪
- 铁苋
- 香附
- 鳟鱼
- 乌桕木根皮
- 紫麻
- 玉蜀黍根
- 细叶乌蔹莓
- 紫草
- 小贯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