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蕊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五蕊寄生
拼音注音
Wǔ Ruǐ Jì Shēnɡ
别名
茶树寄生、木波罗寄生、乌榄树寄生、黑榄树寄生、木威子寄生、马檬寄生、(木莽)果寄生、麻檬寄生、杧树寄生、忙果木寄生
出处
始载于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五蕊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rophthoe pentandra(L.)Miq.[Loranthus pentandrus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间采收,扎成束,晾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达2m。芽密被灰色短星状毛,成长技和叶均无毛;小枝灰色,具散生皮孔。叶互生或在短枝上近对生,革质;叶柄长0.5-2cm;叶形多样,自披针形至近圆形,通常为椭圆形,长5-13cm,宽2.5-8.5m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楔形或圆钝,稍下延,侧脉2-4对,两面均明显。总状花序.L-3个胶生或簇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具花3-10朵,初密被灰色或白色星状毛,后渐稀疏,花序轴长0.7-2cm;花梗长约2cm;苞片阔三角形,长1-1.5mm;花初呈青白色,后变红黄色;花托卵球形或坛状.长2-2. 5mm;副萼环状或杯状,长0. 5- 1.5mm,具不规则5钝齿;花冠长1.5-2cm,下半部稍膨胀,5深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1.2cm,反折;花丝长3-4mm,花药长3-5mm;花盘环状;花柱线状,柱头头状。浆果卵球形,长8-10mm,直径5-6mm,顶部较狭,红色,果皮被疏毛或平滑。花、果期12月至翌年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-700(-1600)m的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乌榄、白榄、木油桐、杧果、黄皮、木棉、榕树等多种植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甘;性平
归经
肝;肾;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湿;补肝肾;止泻痢。主风湿痹痛;腰痛;脚膝酸软;腹泻;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场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:全株:主治痢疾、腰痛、虚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米碎木皮
- 扶桑金星蕨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南方六道木
- 苏黄耆
- 大三叶升麻
- 短瓣女娄菜
- 糖茶藨
- 太白艾
- 血当归
- 盐麸根白皮
- 旱菜
- 极丽马先蒿
- 绣线菊
- 蕹菜根
- 丹参
- 海豘鱼
- 松蕈
- 水飞蓟
- 公鸡头叶
- 黄花小二仙草
- 一匹草
- 鲎
- 叶下花
- 酸水草
- 山萩
- 金钮扣
- 七里香
- 南天竹根
- 石彭子
- 苦碟子
- 海韭菜
- 南牡蒿
- 玄精石
- 鱼脑石
- 刺黄连
- 浆水
- 黑汉条
- 柠檬
- 胡荽
- 绿萼梅
- 总序绿绒蒿
- 对叶榕
- 大金发藓
- 粘毛鼠尾草
- 珠儿参叶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红马蹄草
- 桉树果
- 大金牛草
- 黄花鸢尾
- 东风菜
- 黑石珠
- 木芙蓉叶
- 白鹤灵芝
- 尖山橙
- 大白药
- 川党参
- 大树三台
- 隔山消
- 芫荽
- 回回豆
- 金樱根
- 老鸦胆叶
- 山蚂蝗
- 胡桃仁
- 蛇不见
- 钟乳石
- 大叶桉叶
- 萆薢
- 紫红鞭
- 黄花参
- 梅花冰片
- 杜茎山
- 大草蔻
- 栗毛球
- 化橘红
- 春花木
- 圆叶野扁豆
- 翠雀花
- 水苏
- 肉半边莲
- 革叶茴芹
- 黄蜀葵叶
- 山茶子
- 粤瓦韦
- 黄连花
- 万年松
- 金橘核
- 梓叶
- 荷叶
- 断板龟
- 大黄
- 竹蠹虫蛀末
- 蓝茶
- 合子草
- 柳叶亚菊蒿
- 天青地白
- 黄花香
- 碎米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