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乳藤
《中华本草》:催乳藤
拼音注音
Cuī Rǔ Ténɡ
别名
奶汁藤
英文名
Oblongleaf Heterostemma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催乳藤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t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柔弱缠绕藤本。全株具乳汁,茎被2列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-4cm;叶片长圆形,稀卵状长圆形,长7.5-11cm,宽3.5-4.5cm,先端锐尖,基部圆形;侧脉每边5-7条,弧形上升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,长2-3cm,着花4-5朵;花萼5深裂,内面基部有腺体约10个;花冠外面淡绿色,内面黄色,辐状,直径1-1.5cm;花冠裂征5,向右覆盖;副花冠五角星芒状,花粉块每室1个,方圆形,直立。蓇葖果线状披针形,长达12cm,直径约1cm,向先端渐尖。种子长达2cm,宽约3mm,种子具长达3cm的白色绢质种毛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山地疏散的杂树林中及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
性味
微苦、甘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催乳。主产后气血郁滞;乳汁不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用于催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催乳藤
别名
奶汁藤
来源
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.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催乳。主治乳汁不下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瓜螺
- 蜈蚣藻
- 铁箍散
- 麻鱼骨
- 铁浆
- 补骨脂
- 三台红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红头草
- 大头茶
- 睡菜
- 多蒴曲尾藓
- 醋糟
- 草乌叶
- 香花刺
- 杠香藤
- 鸡心七
- 甜瓜叶
- 紫油木皮
- 西瓜根叶
- 藤金合欢
- 葱实
- 小旋花
- 橘红珠
- 芒叶小米草
- 鳝鱼
- 藤壶
- 岩七
- 乌蛇
- 野木瓜果
- 丛枝蓼
- 羊毛绒球蟹
- 红半边莲
- 牛皮草
- 草乌头
- 甜杏仁
- 牛肉
- 秋石
- 柳穿鱼
- 毛蒌
- 刺龙牙
- 粉绿藤
- 山甘草
- 月光花
- 虎耳还魂草
- 刺楸树皮
- 紫硇砂
- 水八角莲
- 淡竹笋
- 黑升麻
- 紫花芥
- 硇砂
- 粉苞苣
- 阳桃
- 盐肤木皮
- 蛇胆
- 金丝猴
- 鸡脚刺
- 小接骨丹
- 黄背草果
- 黄鼬
- 木馒头
- 紫杜鹃
- 腐婢根
- 细枝柃
- 红花寄生
- 檀香泥
- 球核荚蒾
- 广西过路黄
- 牛角藓
- 披散糖芥
- 海盘车
- 爆仗竹
- 哈士蟆
- 光叶密花豆
- 红叶甘橿
- 密纹薄芝
- 大铁扫把
- 高山唐松草
- 蜂窝草
- 大人血七
- 桂叶素馨
- 牛蒡
- 川山橙果
- 腊梅
- 冷杉果
- 牛巴嘴
- 白云瓜花
- 茜草茎
- 金凤毛
- 梅
- 刺槐
- 芦竹根
- 锦葵
- 黑根药
- 蜂乳
- 接骨草
- 穇子
- 白贝
- 紫苏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