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尾蕉叶
《*辞典》:凤尾蕉叶
拼音注音
Fènɡ Wěi Jiāo Yè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。
原形态
苏铁,又名:番蕉(《群芳谱》),凤尾松(《花镜》),铁树(《纲目拾遗》),避火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风尾(《陆川本草》),铁甲松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常绿灌木或乔木,高2~3米。干粗壮,圆柱形,多单生,有极明显的叶痕。叶多数,外弯,聚生于干顶,羽状复叶,长0.5~2米;小叶多数,革质,线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而锐,边缘背卷,上面秃净,下面被疏毛,中部的小卟长达15厘米左右,愈至下部的愈短,基部叶片退化为锐刺.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序曰柱形,长达45匣米,由多敷紧贴的覆瓦状排列、楔形的鳞片构成,每一鳞片下面遍布多数球状,1室的花药;雌花序为半球状的头状体,心皮叶阔卵形,密被褐色毡毛,篦状深裂,其下侧着生3~5个胚珠。种子扁卵形,长约4厘米,角质,棕赤色。花期夏秋。
生境分布
分布福建、广东,现各地普遍栽培。
性味
甘酸,微温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,微温,有小毒。"
②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"性寒,味酸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肝、胃二经。"
功能主治
理气、活血。治肝胃气痛,经闭,难产,咳嗽,吐血,跌打,刀伤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平肝,统治一切肝气痛。"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活血行瘀,去风解毒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消炎,止血。治痰多咳嗽,痢疾刀伤跌打。"
④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"消痰止咳,理气活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胃痛:铁树叶五钱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②治难产:铁树叶三片,煎水一碗服。(《指南方》)
③治妇女经闭:苏铁叶晒干烧存性研末,每次取二钱,用红酒送下,日服一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吐血:铁树叶、紫金牛各五钱;加糯米饭草四钱,青石蚕三钱。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聚花风铃草
- 稷米
- 结根草莓
- 天牛
- 大花石上莲
- 番石榴干
- 大砂仁
- 山紫菀
- 山茴芹
- 山马兰
- 山椒根
- 大红青菜
- 山藿香
- 山蟹
- 大麻疙瘩
- 单根木
- 野核桃仁
- 滑石粉
- 大蓑衣藤根
- 定草根
- 山狸子骨
- 桑枝
- 山菅兰
- 狐肝
- 山蜘蛛
- 山螃蟹
- 车前子
- 山黄麻叶
- 四叶参
- 花蚊虫
- 山黄豆藤
- 山韭菜
- 黄槿
- 海蕴
- 槐花
- 红花木莲
- 罗汉松
- 红花岩松
- 云南小阴地蕨
- 山苦菜
- 桫拉木
- 蛤壳
- 落马衣
- 灵香草
- 麻羊藤
- 莲生桂子花
- 甲香
- 石通
- 苏合香
- 射尿拐
- 金石溜
- 大风药叶
- 大黄草
- 鳢鱼
- 东风螺
- 刺果苏木
- 红鸡踢香
- 水稻清乳汁
- 红萆薢
- 山李子
- 云芝
- 黄刺皮
- 四念癀
- 山合香
- 云木香
- 沼泽念珠藻
- 刺参
- 水芋
- 浙贝母
- 红马蹄乌
- 獐肉
- 鸭儿芹
- 旱田草
- 藏菖蒲
- 黄瓜皮
- 石芥菜
- 厚叶贯众
- 浙江铃子香
- 蝴蝶树
- 海马
- 火把花
- 虎掌草叶
- 红豆蔻
- 桑皮汁
- 山蓼
- 樟梨子
- 云南红豆蔻
- 山白龙
- 水晶兰
- 虎掌南星
- 定木香
- 核子木
- 石芫茜
- 棕榈皮
- 黄唇鱼鳞
- 山五味子叶
- 红地榆
- 黄唇鱼肝
- 黄山鳞毛蕨
- 黄山鳞毛蕨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