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血
《中华本草》:鹅血
拼音注音
é Xuè
英文名
Goose bloo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鸭科动物家鹅的血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采收和储藏:宰鹅时留取鹅血,鲜用。
原形态
家鹅,体长约60-80cm。嘴扁阔,前额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黄色或黑褐色。颈长。体躯宽壮,龙骨长,胸部丰满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脚大有蹼,黄色或黑褐色。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水性好,善在水中生活。群性强,性很勇敢,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,常头向前下方伸,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。听觉灵敏,鸣声宏大,又好相应和。以青草、蔬菜、种籽、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。资源分布:以华东、华南地区饲养较多。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。
性味
味咸;性平
归经
心;肝;胃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散血;消坚。主噎膈反胃;药物中毒
用法用量
内服:乘热生饮,100-200ml;或制成糖浆、片剂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逢原》: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,开血膈吐逆,食不得入,乘热恣饮,即能呕出病根。中射工毒者饮之,并涂其身即解,以其能食此虫也。2. 陶弘景:中射工毒者饮血,又以涂身。3.《纲目》:解药毒。4.《本草从新》:愈噎膈反胃。5.《本草求原》:苍鹅血,治噎膈反胃;白鹅血。能吐胸腹诸虫血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鹅血
拼音注音
é Xuè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鸭科动物鹅的血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咸,平,微毒。"
功能主治
治噎膈反胃,解毒。
①陶弘景:"中射工毒者饮血,又以涂身。"
②《纲目》:"解药毒。"
③《本草从新》:"愈噎膈反胃。"
④《本草求原》:"苍鹅血,治噎膈反胃;白鹅血,能吐胸腹诸虫血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开水冲服。
各家论述
《本经逢原》:"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,开血膈吐逆,食不得入,乘热恣饮,即能呕出病根。中射工毒者饮之,并涂其身即解,以其能食此虫也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翠雀花
- 土丁桂
- 雀瓮
- 雀榕根
- 华东瘤足蕨
- 麦门冬
- 白芥子
- 黔桂醉魂藤
- 白珠树
- 通城虎
- 裂叶心翼果
- 天韭
- 滇姜三七
- 山苍子叶
- 杏花
- 天文草
- 牛心果
- 红牛皮菜
- 檵花叶
- 豪猪肉
- 榕树
- 骨把
- 林背子
- 乌蛇胆
- 红葱
- 狸尾草
- 虫牙药
- 苏木蓝
- 沙地柏
- 虎牙
- 铁破锣
- 柏子仁
- 大树跌打
- 润鳞鳞毛蕨
- 盐肤木根皮
- 雪山甘草
- 蒲蒻
- 草木王
- 血满草
- 苦艾
- 卵叶贝母兰
- 黑蒴
- 黄稔根
- 仙人掌
- 女金芦
- 云南美登木
- 问荆
- 大黄
- 翅茎蜂斗草
- 刀口药
- 太阳针
- 塔黄
- 红旱莲
- 山绿茶
- 土人参
- 龙齿
- 刺针草
- 蝇子草
- 楮皮间白汁
- 川桂
- 衣鱼
- 麒麟尾
- 葱白
- 肺形草
- 火炭母草
- 三叶委陵菜根
- 天蓬子根
- 铜锤草根
- 壁钱
- 獭肝
- 骆驼蹄瓣
- 岩指甲花
- 岩胡椒
- 水百合
- 猪肝
- 山桃树皮
- 叶天天花
- 一枝黄花
- 苦楝寄生
- 岩梭花
- 赤雹
- 叶上果根
- 岩豆
- 红花点地梅
- 小花清风藤根
- 云香草
- 车桑仔叶
- 醋糟
- 叶上珠根
- 岩莴苣
- 蜥蜴
- 圆叶野扁豆
- 圆叶锦葵
- 岩椒草
- 长果山橙
- 圆叶乌头
- 齿瓣石豆兰
- 鸭脚罗伞
- 圆柏果
- 长刺卫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