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龙穿彩
《中华本草》:白龙穿彩
拼音注音
Bái Lónɡ Chuān Cǎi
别名
白龙昌菜、白花益母草、白龙串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脓疮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.采收和储藏:夏 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晒干。
原形态
脓疮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-35cm。且粗大的木质的主根。茎直立,四棱形,基部近木质化,密被白色短绒毛。叶对生;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被绒毛;叶片轮廓为宽卵圆形,宽3-5cm,茎生叶掌状5裂,裂片常达基部,宽2-4mm,常有2-3对大齿或浅裂片,小裂片条状披针形,上面密被短毛,下面被紧密的绒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多数密集排列成顶生假穗状花序;小苞片钻形,先端刺尖,被绒毛;花萼筒状钟形,长1.4-1.8cm,外面密被绒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多数密集排列成顶生假穗状花序;小苞片钻形,先端刺尖,被绒毛;花萼筒状钟形,长1.4-1.8cm,外面密被绒毛,萼齿5,稍不等大,前2齿略长,先端短刺尖;花冠淡黄或白色,长3-4cm,外面被丝状长柔毛,上唇盔状,下唇浅3裂,有红条纹,中裂片较大,心形,侧裂片卵圆形;雄蕊4,前对稍长,略被微毛柔毛,花药2室;子房4裂,花柱略短于雄蕊,柱头2浅裂;花备用平顶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-1300m的砂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西南部、陕西、宁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茎呈方形,弯曲而有分枝,直径2-5mm,表面密被白色颤毛。叶对生;叶片多卷曲皱缩,展平后近圆形或宽卵形,长2-4cm,宽3-5cm,茎生叶常状3-5深裂,裂片狭楔形,宽2-6mm,小裂片卵形至披针形,上面密生短毛,下面密生紧密的白颤毛;叶柄细长,扁平,被白颤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萼筒外面被颤毛,唇形花冠淡黄白色,具长柔毛。气微,味淡微苦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调经活血;清热利水。主产后腹痛;月经不调;急性肾炎;乳腺炎;丹毒;疖肿;脓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熬膏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龙穿彩
别名
白龙串彩、白龙苍、白龙昌菜、白花益母草、脓疮草
来源
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.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割取全草,晒干。
性味
辛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调经活血,清热利水。用于产后腹痛,月经不调,急性肾炎,子宫出血,乳腺炎,丹毒,疖肿。
用法用量
3~5钱,水煎服或全草熬膏服用。
注意
孕妇及无瘀者不宜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牯牛
- 马钱子粉
- 柚核
- 山萝卜
- 冷杉果
- 红景天
- 海南茄
- 乌桕叶
- 红鸡踢香根
- 蛇婆子
- 刺槐花
- 冷蕨
- 刺玫
- 黄草乌
- 山萩
- 毛叶黄杞
- 东方乌毛蕨叶
- 半截叶
- 白石英
- 榆皮涎
- 铁栏杆
- 斑地锦
- 琴叶榕
- 野葡萄藤
- 当归
- 石楠
- 宜梧
- 山海螺
- 山狸子骨
- 绣球防风
- 短茎独活
- 金刚一棵蒿
- 七角枫
- 单花鸢尾子
- 白花油麻藤
- 水葫芦根
- 戴星草
- 芜荑
- 万寿菊
- 香石藤叶
- 黄唇鱼鳃
- 红芪
- 茨菇草
- 鸱头
- 岩石羊
- 粘毛鼠尾草
- 波棱瓜子
- 金牛七
- 胡椒
- 藏青杠
- 甲鱼头
- 苦丁茶
- 茉莉花露
- 木槿叶
- 小天蒜
- 喜树皮
- 贵州獐牙菜
- 海芙蓉
- 裂叶崖角藤
- 绿包藤
- 秀丽槭
- 松叶
- 蟅虫
- 油头草
- 肾蕨
- 柏根白皮
- 黄花远志
- 虎咬癀
- 小毛蓼
- 粉菝葜
- 冻绿叶
- 小叶买麻藤
- 小洋紫苏
- 海带根
- 兔耳草
- 山桂皮
- 铜罗汉
- 橘根
- 鸭皂树根
- 芜菁
- 大独叶草
- 滑背草鞋
- 相思子
- 鸬鹚骨
- 千打锤
- 瓦楞子
- 核桃叶
- 花鱼
- 白兰花叶
- 丽江青木香
- 毛五加皮
- 野罂粟壳
- 乌榄核
- 小三棵针
- 马尿花
- 药茴香
- 小果野葡萄
- 白云瓜叶
- 中华赛爵床
- 小草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