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齿卫矛
《中华本草》:百齿卫矛
拼音注音
Bǎi Chǐ Wèi Máo
别名
扶芳木、竹叶青、山杜仲。
英文名
Hundred-dente Spindle-tree
出处
始载于《四川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ounymus centidens Lev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百齿卫矛 灌木,高达6m。小枝四棱形,有时有窄翅。叶对生;叶柄极短或无柄;长圆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,长5-11cm,宽2-4cm,先端长渐尖,边缘具明显尖锐密生锯齿。聚伞花序有1-3花,总花梗稍方形,长达1cm;花暗黄色,直径约7mm,4数;雄蕊无花丝,着生于方形花盘的4角上。蒴果4深裂,裂瓣横向发育,常只1-2瓣成熟。种子红褐色,假种皮橙黄色,顶端较窄成脊状,只包围种子向轴面的一半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中杂木林、竹林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;苦;微温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;理气平喘;活血解毒。主风寒湿痹;腰漆疼痛;胃脘胀痛;气喘;有经不调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四川中药志》:果实主治气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西番莲
- 甘肃土当归
- 山香草
- 金毛七
- 天脚板果
- 铁杆地柏枝
- 接骨树
- 母猪半夏
- 吉丁虫
- 蝴蝶果
- 马蹄细辛
- 猫腿姑
- 黄花独蒜
- 球花党参
- 青粱米
- 松子仁
- 狼尾草根
- 石楠
- 野大豆
- 地磨薯
- 大花柳叶菜
- 包谷火焰包
- 亚泵礴
- 海南粗榧
- 紫藤根
- 油杉
- 大雪上一枝蒿
- 丝瓜络
- 地灵根
- 白榄根
- 茴香虫
- 两色瓦韦
- 川滇桤木
- 白芍
- 雀榕根
- 独脚柑
- 白鱼尾
- 杠木
- 茄叶一枝蒿
- 白常山
- 威灵仙叶
- 空心木
- 野桂皮
- 南赤瓟
- 百合子
- 小猪鬃七
- 番薯藤
- 轮叶铃子香
- 卷耳
- 酱
- 黄荆枝
- 泥鳅
- 大黄茎
- 土党参
- 地菍
- 骆驼蹄草
- 高山大黄
- 厚膜藻
- 毛药
- 红梗草
- 滇獐牙菜
- 花叶矮沱沱
- 铜线草
- 马槟榔
- 金棒锤
- 蓝花棘豆
- 滇藏方枝柏
- 金背枇杷叶
- 西南毛莨
- 对叶油麻叶
- 金鸡豇豆
- 乌龙摆尾
- 长毛柃叶
- 百味参
- 马尿烧
- 粟奴
- 山莴笋
- 罗汉松叶
- 桂花
- 白花果
- 小叶石楠
- 牛耳枫根
- 草本威灵仙
- 黄花岩松
- 土良姜
- 松球
- 紫青藤根
- 血叶兰
- 金橘
- 荠苨
- 铁扫竹
- 白芥
- 枇杷花
- 滇列当
- 四里麻
- 藤梨根
- 盐麸子根
- 草金杉
- 虾蟆胆
- 玉米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