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千层油
《中华本草》:白千层油
拼音注音
Bái Qiān Cénɡ Yóu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leuca leucadendron L.
原形态
乔木,高达18m。树皮灰白色,厚而松软,呈薄层状剥落。嫩枝灰白色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;叶片革质,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4-10cm,宽1-2cm,两端尖,全缘,油腺点多,香气浓郁;基出脉3-7条。花白色,密集于枝顶成穗状花序,花序轴常有短毛;萼管卵形,长3mm,有毛或无毛,萼齿5,圆形,长约1mm;花瓣5,卵形,长2-3mm,宽3mm;雄蕊多数,绿白以,长约1cm,常5-8枚成束,花药背部着生,药室平行,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先端突出,3室,花柱线形,比雄蕊略长,柱头多少扩大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5-7mm,种子近三角形。花期每年多次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归经
归肝;胃;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;理气止痛;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拘挛麻木;脘腹胀痛;牙痛;头痛;疝气痛;跌打肿痛;疥疮
用法用量
内服:每次1-3滴。外用:适量,涂擦。
注意
内服不宜过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桐根
- 包谷火焰包
- 白牛胆根
- 天蓬子根
- 阴香皮
- 痰药
- 玉山芎穷
- 卜芥
- 野芝麻花
- 银丝杜仲
- 桃根
- 益智仁
- 灯台树
- 擘蓝
- 斑唇马先蒿
- 羊胆
- 太白鹿角
- 七角风
- 白钩藤
- 白鹤藤根
- 白僵蚕
- 芫青
- 白叶花柴
- 风叶藤
- 野冬青皮
- 玉帘
- 茜草根
- 蔷薇叶
- 蔷薇露
- 乔木五加
- 银线草根
- 棠梨
- 秋枫木
- 包袱七
- 土大香
- 白牛尾七
- 野梧桐
- 野漆树
- 羊肚菜
- 野马追
- 白龙穿彩
- 百齿卫矛
- 糖芥
- 球序鹅掌柴
- 白枪杆
- 蔷薇根
- 扒地蜈蚣
- 白蘑
- 白酒草
- 白冷草
- 昆明堵喇
- 白果槲寄生
- 白栎
- 八节毛
- 土玉桂
- 白苏梗
- 野葡萄藤
- 野蘑菇
- 太白参
- 羽裂盾蕨
- 银粉背蕨
- 一把篾
- 百部
- 天牛
- 白茅花
- 野高粱
- 头顶一颗珠
- 大千生
- 焰爵床
- 野决明
- 野核桃仁
- 野猪皮
- 禹余粮
- 野菱根
- 桐木
- 獭胆
- 白叶火草
- 盐肤子
- 白花夏枯草
- 禹白附
- 白花穿心莲
- 羊角棉
- 银背藤
- 白侧耳
- 桤木枝梢
- 捆仙丝
- 散血丹
- 藤杜仲
- 荞麦
- 崩疮药
- 天蓬草
- 银箔
- 白前
- 阴(句黾)
- 甜橙
- 兔儿风
- 八仙草
- 八哥
- 天葵子
- 野菠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