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西川木香
《中华本草》:越西川木香
拼音注音
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
别名
越西木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denticulata (Ling) Shih [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越西川木香 多年生莲座状草本,高约7cm。根粗壮,直径达1.5cm,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,先端有叶柄残基。叶互生;基生叶柄较长,上部叶柄稍短;基生叶片较多;扩张铺地,叶片不分裂;茎生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13-30cm,宽5-12cm,先端钝,基部渐窄而成叶柄,紫红色,边缘不规则分裂,具波状齿,上面被毛,下面近苍白色,脉上有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通常8个集生;花序柄极短或无;总苞片5-6层;花托无托片,冠毛近3层,多直立;花冠紫红色,管理体制部极窄,较檐部约长2倍;花药天蓝色,基部有撕裂状尾部。瘦果光滑,有棱,具宿存冠毛。花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3500m的山林缘草地或向阳坡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,略似鸡骨,长5-25cm,直径0.5-2cm。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及纵裂沟,并有突起的须根痕。质坚硬。断面棕黄色,多有偏心性放射状纹理及油室,皮部较薄,形成层颜色较深。油质较重。气浊,味微苦甜而苦辣,嚼之粘牙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理气;止痛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研末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蠮螉
- 律草
- 毛桐
- 龙虾
- 马牙七
- 辽东栎皮
- 广西莲座蕨
- 勒马回
- 阳桃根
- 八目鳗
- 维氏假瘤蕨
- 丝瓜叶
- 岩蜈蚣
- 黍米
- 毛赪桐
- (鱼彭)鱼鳃
- 山杜仲
- 刷把草
- 徐长卿
- 菊芋
- 草原老鹳草
- 刺蓬花
- 光板猫叶草
- 火腿
- 除虫菊
- 长梗玄参
- 长叶紫珠
- 赤石脂
- 野冬菊
- 长柄车前蕨
- 千针万线草
- 鸱鸺
- 三颗针
- 赤楠根
- 赤楠
- 梨
- 使君子根
- 多花八角莲
- 长石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骆驼蹄瓣
- 多花景天三七
- 南天竹根
- 三丫苦叶
- 车前状垂头菊
- 赤茯苓
- 赪桐
- 车桑仔根
- 长叶山竹子
- 多花猕猴桃根
- 车桑子根
- 长叶丹参
- 野漆树根
- 车桑子叶
- 乌榄核
- 菖蒲叶
- 草地早熟禾
- 柠檬皮
- 长叶实蕨
- 长盖铁线蕨
- 三棱草
- 车桑仔叶
- 赤车
- 琉璃草果实
- 益母草
- 蔓草虫豆
- 苍山冷杉
- 赤小豆芽
- 长刺卫矛
- 六月寒
- 长筒马先蒿
- 木椒根
- 赤车使者根
- 长白楤木
- 三点金草
- 长节耳草
- 楮头红
- 长叶珊瑚果
- 长年兰
- 朝鲜崖柏
- 长节珠
- 苍白过路黄
- 苍耳囊虫
- 茶绒
- 柴桂
- 墓头回
- 糙叶树皮
- 翅卫矛
- 雌黄
- 齿瓣石豆兰
- 川乌
- 糙壳菱蟹
- 撑篙竹
- 沉香曲
- 赤芍药
- 穿山甲
- 车前
- 翠云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