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西川木香
《中华本草》:越西川木香
拼音注音
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
别名
越西木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omiaea denticulata (Ling) Shih [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越西川木香 多年生莲座状草本,高约7cm。根粗壮,直径达1.5cm,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,先端有叶柄残基。叶互生;基生叶柄较长,上部叶柄稍短;基生叶片较多;扩张铺地,叶片不分裂;茎生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13-30cm,宽5-12cm,先端钝,基部渐窄而成叶柄,紫红色,边缘不规则分裂,具波状齿,上面被毛,下面近苍白色,脉上有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通常8个集生;花序柄极短或无;总苞片5-6层;花托无托片,冠毛近3层,多直立;花冠紫红色,管理体制部极窄,较檐部约长2倍;花药天蓝色,基部有撕裂状尾部。瘦果光滑,有棱,具宿存冠毛。花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3500m的山林缘草地或向阳坡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,略似鸡骨,长5-25cm,直径0.5-2cm。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及纵裂沟,并有突起的须根痕。质坚硬。断面棕黄色,多有偏心性放射状纹理及油室,皮部较薄,形成层颜色较深。油质较重。气浊,味微苦甜而苦辣,嚼之粘牙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理气;止痛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研末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齿叶泥花草
- 千屈菜
- 野竹兰
- 野花椒叶
- 柠檬皮
- 牛毛草
- 味牛膝
- 大蕉皮
- 南牡蒿
- 錾菜
- 兔儿伞
- 留兰香
- 爬藤榕
- 问题特
- 护心草
- 山鸢尾花
- 苎麻皮
- 秦艽
- 狗肾
- 下田菊
- 密枝问荆
- 兜兰
- 华南桦
- 兔脑
- 橘饼
- 蛾眉石凤丹
- 阔叶麦冬
- 楠木
- 刺蜜
- 钮子药
- 麻黄
- 野山蚂蟥
- 赤火绳
- 石蔓藤
- 螃蟹甲
- 钗子股
- 牛肺
- 苦马豆
- 角翅卫矛根
- 刺梨根
- 华东木蓝
- 雪乌
- 野樱花
- 圆叶娃儿藤
- 苦参实
- 决明子
- 滴血根
- 猴接骨草
- 梅露
- 虾须草
- 万丈深
- 剪刀股
- 飞蛾藤
- 蒿雀
- 铺地黍
- 太平莓
- 地钱
- 凌霄花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白石脂
- 牛筋刺寄生
- 圆柏果
- 狼麻
- 黄颡鱼涎
- 苦竹茹
- 木锥花
- 菱叶
- 金刚藤头
- 假友水龙骨
- 海柳
- 密蒙花
- 桉油
- 浮萍
- 热痱草
- 黑鳞大耳蕨
- 高山瓦韦
- 粟芽
- 毛水苏
- 杨梅根
- 二色内风消
- 苦檀子
- 小马齿苋
- 昆明鸡血藤根
- 老鼠竻
- 落地小金钱
- 箬蒂
- 酸浆根
- 牛眼珠
- 钩藤根
- 红榔木
- 麻花
- 骨螺
- 五爪金龙花
- 葛藟果实
- 假茶辣
- 高粱泡
- 山菠萝根
- 土人参叶
- 六月寒
- 天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