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耳
《*辞典》:老鼠耳
拼音注音
Láo Shǔ ěr
别名
狗脚刺、提云萆、小桃花(《岭南采药录》),老鼠乌、鼠乳头、乌金藤((福建民间草药》),老鼠乳、鼠米、乌痧头、乌李楝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鼠李科植物老鼠耳的嫩茎叶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藤状灌木,高1~4米。小枝被毛。叶互生,具短柄,卵圆形或近圆形,长5~10毫米,先端钝而有小凸点,基部浑圆或微心形,边全缘,纸质,上面深绿色,下面苍白色,侧脉5对,直而平行。花两性或杂性,2至多朵簇生于叶腋内或枝的顶端,有3~6毫米长的短柄;萼片5,长2~3毫米,狭披针形或线形;花瓣5,线状披针形;雄蕊5,有时6;子房上位,2室。果肉质,长卵状,长4~6毫米,熟时紫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、矮林或杂草丛中,路旁、坡地、小丘陵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性味
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微苦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疔疮,睾丸脓肿,痔疮,烫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疔疮:老鼠耳一两。捣烂,加盐花少许敷患处。并用白菊二两,甘草五钱,煎服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②治睾丸脓肿:老鼠耳草头五钱至一两,鸭蛋一只,水,酒各半煎服。
③治外痔:老鼠耳鲜草头一两,洗净切片,猪尾口头一节,水适量炖服。
④治眼起珠翳:老鼠耳鲜草头一两,鸡蛋一只,水适量炖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⑤治汤火伤:老鼠耳适量,捣烂,调茶油外敷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猫儿屎果
- 假鹰爪根
- 莳萝子
- 金剪刀草
- 桃花
- 全缘榕
- 树葫芦
- 鱵鱼
- 杂蘑
- 鹿齿
- 牛耳岩白菜
- 雀梅藤
- 假连翘
- 橘皮
- 红毛五加皮
- 盘羊睾丸
- 金荞麦
- 大山黧豆
- 刺叶苏铁
- 光棍草
- 跌打草
- 胶质鼠尾草
- 绿玉树
- 雀榕根
- 小接骨丹
- 红田乌草
- 牛藤
- 青头雀
- 小发散
- 石米
- 鲥鱼鳞
- 水蔓青
- 鼠肝
- 五色梅根
- 小叶金花草
- 朱蕉花
- 一文钱
- 竹芋
- 野鸦椿根
- 嘉兰
- 鳢鱼血
- 对叶油麻根
- 球衣藻
- 捆仙丝
- 白鹇
- 榄仁树子
- 三叶豆
- 五气朝阳草
- 红豆蔻
- 枸骨树皮
- 藤黄
- 藤壶
- 皂角刺
- 卷边桩菇
- 鞘菝葜
- 十大功劳根
- 双剪菜
- 玉竹
- 芒叶小米草
- 黄背草苗
- 紫茎
- 羊洪膻
- 野三七
- 桦树液
- 熊脂
- 红豆
- 八角枫
- 桤木枝梢
- 梅花冰片
- 尿泡草
- 米麦麨
- 柏脂
- 三钻风
- 小白棉
- 红丝线
- 知风草
- 三叉凤尾蕨
- 骆驼脂
- 铁仔
- 野荔枝
- 湿鼠曲草
- 大果臭椿皮
- 槐米
- 烟锅草
- 向日葵叶
- 水麻
- 扭鞘香茅
- 滇白药子
- 三方草
- 天香炉
- 黄花倒水莲
- 鸬鹚(鸬鹚)
- 山漆树
- 石见穿
- 南方红豆杉
- 翅果唐松草
- 蓖麻根
- 金槐
- 杉木油
- 鹰不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