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剑蕨
《中华本草》:中华剑蕨
拼音注音
Zhōnɡ Huá Jiàn Jué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oxogramme chinensis Ch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去年与须根,洗净,晒干;或全草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8-18cm。根茎细长,横生,密被褐棕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,具短柄;叶片肉质,线状披针形,长5-17cm, 中部宽1-1.2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并下延至叶柄底部,全缘或微波状,干后革质,上面有皱纹;中脉两面稍隆起。孢子囊群长圆形,通常5-8对,彼此分开,极斜向上,有时与中脉几平行,排列于中脉两侧,生长于背面中部以上,下部不育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500-2400m的常绿林中树干或阴显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性微寒。
归经
膀胱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。。主尿路感染;乳腺炎;狂犬咬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味苦,涩,性微寒。有清热解毒、活血、利尿的功能。用于痨伤、尿道炎、狂犬咬伤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卵叶贝母
- 沼泽念珠藻
- 枣槟榔
- 野槟榔
- 裕民贝母
- 七星鱼
- 土大黄叶
- 毛车藤
- 迭裂黄堇
- 盘龙七
- 鼬瓣花根
- 黎罗根
- 叶底红
- 石蛇
- 双参
- 十大功劳根
- 芡实叶
- 蚌肉
- 白石榴花
- 白马骨
- 蟛蜞菊
- 虱子草
- 荞麦叶
- 宽叶荨麻
- 五叶薯
- 丁锅树叶
- 白果
- 变豆菜
- 白背枫
- 海莲叶
- 青藤子
- 白九股牛
- 悬钩茎
- 鞭叶铁线蕨
- 萆薢
- 丝瓜叶
- 青麸杨根
- 扁担藤
- 白背杨
- 半圆盖阴石蕨
- 白肚
- 秋子梨
- 秋葡萄茎
- 九头狮子草
- 柏树
- 斑点虎耳草
- 白勒
- 黄木耳
- 蝤蛴
- 宽叶鼠曲草
- 白桂木根
- 大马蓼
- 土人参叶
- 白鲜皮
- 杜楝
- 羊肺
- 尖药花
- 白牛膝
- 白苏子
- 白扁豆
- 白山苔
- 山狸子肉
- 大杜鹃
- 紫茉莉子
- 番荔枝叶
- 路旁菊
- 吉祥草
- 天水蚁草
- 凸额马先蒿
- 白屈菜根
- 芭蕉头
- 青羊角
- 牵牛子
- 巴豆壳
- 柄马勃
- 百蕊草根
- 青酒缸
- 青鱼胆
- 北细辛
- 兔毛蒿
- 琴唇万带兰
- 南酸枣
- 鸨肉
- 白补药
- 百部还魂
- 粤万年青
- 柏勒儿茶
- 白花丹
- 苞叶木
- 曲毛露珠草
- 白花柴
- 八角茴香
- 白千层皮
- 白桂
- 白果叶
- 布狗尾
- 枪刀菜根
- 百药煎
- 青头菌
- 白绿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