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屈菜根
《中华本草》:白屈菜根
拼音注音
Bái Qū Cài Gēn
别名
小人血七
英文名
Root of Greater Celandin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elidonium majus 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,洗净泥沙,阴干。
原形态
白屈菜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,含橘黄色乳汁。主根粗壮,圆锥形,土黄色或暗褐色,密生须根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白粉,具白色细长柔毛。叶互生,一至二回奇数羽状分裂;基生叶长10-15cm,裂片5-8对,裂片先端钝,边缘具不整齐缺刻;茎生叶长5-10cm,裂片2-4对,边缘具不整齐缺刻,上面近无毛,褐色,下面疏生柔毛,脉上更明显,绿白色。花数朵,排列成伞形聚伞花序,花梗长短不一;苞片小,卵形,长约1.5mm;萼片2枚,椭圆形,淡绿色,疏生柔毛,早落;花瓣4枚,卵圆形或长卵状倒卵形,黄色,长0.8-1.6cm,宽0.7-1.4cm,两面光滑,雄蕊多数,分离;雌蕊细圆柱形,花柱短,柱头头状,2浅裂,密生乳头状突起。蒴果长角形,长2-4.5cm,直径约2mm,直立,灰绿色,成熟时由下向上2瓣。种子多数细小,卵球形,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5-8月,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湿润地、水沟边、绿林草地或草丛中、住宅附近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江苏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白屈菜根含有地上部分左旋金罂粟碱α-甲羟化物及左旋金罂粟碱β-甲羟化物以外的所有生物碱(参见“白屈菜”)。另外,还含有木兰花碱(magroflorine),二氢血根碱(dihydrosanguinarine),二氢白屈菜红碱(dihydrochelerythrine),二氢白屈菜玉红碱(dihydrochelirubine),二氢白屈菜黄碱(dihydrochelilutine),N-去甲基-9,10-二氢氧化血根碱(N-demethyl-9,10-dihydrooxysanguinarine),白屈菜黄碱(chelilutine),白屈菜定(chelamidine),白屈菜胺(chelamine),内消旋白屈菜默碱(meso-chelidimerine)等生物碱;还含有α-菠菜甾醇(α-spinosterol),麦角甾醇(ergosterol),皂甙。
性味
苦;涩;温
归经
肝;脾;肾经
功能主治
散瘀;止血;止痛;解蛇毒。主劳伤瘀血;脘痛;月经不调;痛经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白屈菜根
拼音注音
Bái Qū Cài Gēn
别名
小人血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根。夏季采挖,阴干用。
性味
味苦涩,性温。
功能主治
破瘀消肿,止血止痛。治劳伤瘀血,月经不调,痛经,消化性溃疡病,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复方
①治劳伤:白屈菜根一钱,嚼服,冷开水送下。
②治月经不调,痛经:白屈菜根一钱,甜酒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③治支气管哮喘:白屈菜根七两,枯矾三两。共研细粉。一日三次,每服一钱。(沈阳药学院《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甜叶菊
- 甜茶
- 楸木果
- 玉簪根
- 巴豆壳
- 野竹兰
- 羊外肾
- 野西瓜苗子
- 柄马勃
- 白铃子
- 千年艾
- 田菁
- 凸额马先蒿
- 野枇杷
- 巴豆树根
- 天水蚁草
- 野芭蕉
- 天茄子
- 天雄
- 条裂山莴苣
- 桃树胶
- 芫荽
- 獭皮毛
- 百蕊草根
- 牵牛子
- 烟筒花
- 盐麸子根
- 白茅针
- 太子参
- 白补药
- 白饭豆
- 白丁香
- 千金子霜
- 奇林翠雀
- 百部还魂
- 白地紫菀
- 兔毛蒿
- 洋葱
- 球序鹅掌柴
- 琴唇万带兰
- 玉珊瑚根
- 北细辛
- 盐蛇
- 千屈菜
- 八楞麻
- 团叶鳞始蕨
- 羌活
- 白背叶根
- 野牡丹
- 野猪脂
- 柏勒儿茶
- 羊骨
- 桃叶蓼
- 银老梅
- 药芹菜根
- 一颗针
- 秋唐松草
- 野火绳
- 野花生
- 野马肉
- 波缘假瘤蕨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茵芋
- 玉米轴
- 半把伞
- 盐蒿
- 土附
- 禹粮土
- 羊奶子
- 天花粉
- 斑竹花
- 羊角棉
- 银锁匙
- 千针万线草
- 昆明鸡血藤
- 越王余算
- 淫羊藿根
- 秋葡萄茎
- 调羹树
- 扁担藤
- 羊耳菊
- 桃仁
- 天蓬子根
- 头顶一颗珠
- 白千层叶
- 白花菜根
- 野冬青皮
- 太阳海星
- 银灰旋花
- 捆仙丝
- 钻天杨
- 土良姜
- 蜻蜒兰
- 千金坠
- 土金耳环
- 球花马蓝
- 阴香根
- 斑叶兰根
- 白云瓜叶
- 芸薹子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