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九股牛
《中华本草》:白九股牛
拼音注音
Bái Jiǔ Gǔ Niú
别名
九股牛、松皮九股牛、牛尾独活、蜜油参、牛角七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丛枝楤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alia melanocarpa (Levl.)Lauener[Eleutherococcus metanocarpa Levl.;A. dumetorum Hand.-Mazz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.5m。地下根茎大而细长。叶为一至三回羽状复叶,长约15-20cm;叶柄长约4cm;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,半圆形,长约4mm,边缘有纤毛;羽片5-9,先端小叶3,小叶柄长8-20cm,顶生者长达4.5cm;叶片膜质,阔心形,长2-4cm,宽2-4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心形,沿脉疏生白色鳞粃状刺毛,边缘有尖锐锯齿;侧脉5-7对,两面均明显。圆锥花序稀疏,顶生,只有几个分枝,长15-25cm,主轴下部常有腋生的伞形花序1-3个,伞形花序有12-18朵花;总花梗长2.5cm,有短柔毛;苞片披针形,长约5mm;小花梗长约7mm;小苞片锥形;萼筒无毛,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;花瓣5,卵形;雄蕊5;子房5室,花柱5,离生。核果球形,浆果状,熟时黑色,直径约7mm,具5棱。花期7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m的山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补中益气;托毒消肿。主气虚头晕;耳鸣;慢性淋巴腺炎;疮痈久不溃;慢性化脓性骨髓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九股牛
别名
牛角七、蜜油参
来源
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.-Mazz.,以根入药。秋冬采集,洗净切片晒干。
性味
辛、微甘,平。
功能主治
托毒外出,补中益气。用于淋巴腺炎,疖,痈,慢性化脓性骨髓炎,气虚头晕,耳鸣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半拉子
- 白花鹅掌柴
- 盐麸子
- 扁豆藤
- 白桂
- 斑竹壳
- 白狼毒
- 白花夏枯草
- 斑鸠菊
- 白芍
- 巴巴花
- 布渣叶
- 烟胶
- 盐肤木根皮
- 胖树根
- 白枪杆根
- 蜀漆
- 烟油
- 卜芥
- 白刺
- 玉溪天仙藤
- 斑地锦
- 玉米轴
- 胖血藤
- 爆仗竹
- 白榔皮
- 白残花
- 包谷火焰包
- 半圆盖阴石蕨
- 布朗耳蕨
- 白三百棒
- 白栎蔀
- 白猪母菜
- 硬叶吊兰
- 扁豆根
- 白花果
- 白芷
- 洋白蜡树
- 北方点地梅
- 扁竹兰
- 斑瓣虎耳草
- 白独活
- 白乳菇
- 盐胆水
- 竹柏根
- 淮通
- 巴豆
- 牙刷草
- 禹白附
- 白云瓜梗
- 白头翁花
- 白云瓜叶
- 波罗蜜
- 麦角
- 变色红菇
- 烟筒花
- 白云瓜
- 白果树皮
- 盐肤木皮
- 白花甜蜜蜜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子菜
- 猬心肝
- 罂粟
- 白杨树
- 暴马子
- 扁藤
- 洋草果
- 玉米须
- 秧鸡
- 白皮柯
- 白屈菜
- 板蓝根
- 扁蒲扇
- 烟梦花
- 白线薯
- 半夏
- 斑楮头红
- 半支莲
- 白花坚荚树
- 白刺花叶
- 北鱼黄草
- 半枫荷根
- 扒地蜈蚣
- 白花苋
- 斑蝥
- 补血草
- 硬枝黑锁梅
- 崩疮药
- 白头翁茎叶
- 壁钱幕
- 眼子菜
- 礜石
- 白炭
- 白牛尾七
- 白带草
- 白前
- 白活麻
- 抱树莲
- 过岗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