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龙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花龙胆
拼音注音
Bái Huā Lónɡ Dǎn
来源
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.,以全草入药。7~9月采挖带根全草,洗净晒干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肝胆,除湿热,健胃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目赤,烟痛,肺热咳嗽,胃炎,尿痛,阴痒,阴囊湿疹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备注
(1)前种的一个变种[b]黄花龙胆[/b]Gentiana algida Pall. var. przewalskii (Maxim.) Kusnez.在西藏自治区亦与高山龙胆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白花龙胆
拼音注音
Bái Huā Lónɡ Dǎn
别名
榜间噶尔布(藏名)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白花龙胆的带根全草。7~9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~20厘米。茎直立,不分枝。叶对生;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宽0.2~0.8厘米,钝尖,基部连合成鞘状,全缘;营养枝的叶莲座状。花顶生或腋生,2~5朵,大型,白色;花萼管状,先端5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,与萼筒近等长;花冠钟形,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褶近截形或2浅裂;雄蕊5;花柱短,柱头2裂。子房上位。蒴果长圆锥形,外露,柄长5厘米。种子多数,褐色,椭圆形,表面有多数海绵状翅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地。分布吉林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和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白花龙胆含龙胆宁碱。
性味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寒,味苦。"
功能主治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泻肝胆实火,清湿热,镇咳,健胃。治感冒发热,目赤咽痛,脑膜炎,肺炎咳嗽,胃炎,尿痛,阴痒,阴囊湿疹等症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备注
此外,尚有本植物的变种黄花龙胆,在西藏地区亦同等使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竹鸡
- 白胶香
- 白脚威灵
- 鬼灯笼根
- 变叶榕
- 梓木
- 白毛夏枯草
- 白粉蕨
- 白毛藤根
- 毡盖木耳
- 盾叶莓
- 扁蒲扇
- 扁樱桃
- 王瓜子
- 中间骨牌蕨
- 张公鱼
- 黄鼠狼
- 白毛草
- 黑鹅脚板
- 骨节草
- 盾叶薯蓣
- 钝叶蔷薇
- 小山稔
- 小杉藻
- 松鼠
- 小柿子叶
- 下田菊
- 海蚯蚓
- 小山豆根
- 盐匏藤
- 小果皂角
- 滇南千里光
- 小果排草
- 火秧竻叶
- 小无心菜
- 小团叶根
- 小儿腹痛草
- 小叶云实
- 小乌泡
- 玉蜀黍根
- 黄花夹竹桃
- 小报春花
- 石蟾蜍
- 鲤鱼目
- 香石藤叶
- 马兜铃
- 小垂头菊
- 小朴松实
- 鳡鱼
- 小广藤
- 红直当药
- 红花鹅掌柴
- 小五彩苏
- 小喇叭
- 千金子
- 小叶小羽藓
- 小构树叶
- 小扁豆
- 小果野葡萄藤
- 黄皮叶
- 小果蕗蕨
- 马桑
- 小天冬
- 小扁豆根
- 小漆树
- 大苦草
- 狗肝菜
- 小天蒜
- 小乌泡根
- 小发散
- 小伸筋草
- 小柳拐
- 小万年草
- 小大黄
- 小六月寒
- 小旋鸡尾
- 小千金
- 小升麻
- 小棕皮头
- 小檗
- 小棕包
- 小儿血参
- 小叶柳
- 小地松
- 小果千金榆
- 小朝天罐
- 小果倒地铃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小悬钩子
- 小接筋草
- 小梾木
- 高梁泡叶
- 小叶榕
- 小叶鼠李
- 阳桃叶
- 小人参
- 小凤尾草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小叶枇杷
- 小叶蛇总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