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龙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花龙胆
拼音注音
Bái Huā Lónɡ Dǎn
来源
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.,以全草入药。7~9月采挖带根全草,洗净晒干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肝胆,除湿热,健胃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目赤,烟痛,肺热咳嗽,胃炎,尿痛,阴痒,阴囊湿疹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备注
(1)前种的一个变种[b]黄花龙胆[/b]Gentiana algida Pall. var. przewalskii (Maxim.) Kusnez.在西藏自治区亦与高山龙胆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白花龙胆
拼音注音
Bái Huā Lónɡ Dǎn
别名
榜间噶尔布(藏名)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白花龙胆的带根全草。7~9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~20厘米。茎直立,不分枝。叶对生;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宽0.2~0.8厘米,钝尖,基部连合成鞘状,全缘;营养枝的叶莲座状。花顶生或腋生,2~5朵,大型,白色;花萼管状,先端5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,与萼筒近等长;花冠钟形,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褶近截形或2浅裂;雄蕊5;花柱短,柱头2裂。子房上位。蒴果长圆锥形,外露,柄长5厘米。种子多数,褐色,椭圆形,表面有多数海绵状翅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地。分布吉林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和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白花龙胆含龙胆宁碱。
性味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寒,味苦。"
功能主治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泻肝胆实火,清湿热,镇咳,健胃。治感冒发热,目赤咽痛,脑膜炎,肺炎咳嗽,胃炎,尿痛,阴痒,阴囊湿疹等症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备注
此外,尚有本植物的变种黄花龙胆,在西藏地区亦同等使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青胡桃果
- 百步还阳丹
- 太白丽参
- 天蓝苜蓿
- 臭黄荆根
- 百里香叶杜鹃
- 刺齿凤尾蕨
- 蝙蝠
- 南瓜藤
- 荠苨
- 土色牛肝菌
- 土三七
- 瓦楞子
- 带叶报春花
- 小果野葡萄
- 珍珠
- 撒发
- 大尾摇
- 虾须草
- 石床
- 补骨脂
- 四楞蒿
- 半边旗
- 烧伤藤
- 莲座蓟
- 圆萼刺参
- 芍药花
- 烟胶
- 肥荚红豆
- 老枪谷
- 郁金
- 光板猫叶草
- 胡桃仁
- 雁肉
- 迎春花根
- 银不换
- 凤眼果
- 石壁莲
- 多穗石柯叶
- 篦子草
- 冬青叶
- 薄荷油
- 早禾树
- 朱砂根
- 歪头菜
- 榕树皮
- 大花卫矛
- 绿珊瑚
- 火腿
- 滇白芷果
- 木蝴蝶
- 蚌兰花
- 玉蝉花
- 霸王鞭
- 银背藤
- 中华短肠蕨
- 棕板
- 藤杜仲
- 银箔
- 野菠菜
- 八仙草
- 展花乌头
- 阴(句黾)
- 鸢油
- 中华石龙尾
- 田唇乌蝇翼
- 八哥
- 长毛风毛菊
- 何首乌
- 台湾土豆蔻
- 青荚叶茎髓
- 麒麟菜
- 紫花苣苔
- 紫苏子
- 薜瓣
- 土千年健
- 土牛党七
- 鳖胆
- 塌菜
- 青杠碗
- 掌叶半夏
- 掌叶蓼
- 朱砂莲
- 地榆
- 银叶树
- 甜茶
- 紫茎
- 新疆羌活
- 树三角枫
- 抓地龙
- 柘耳
- 田葱
- 散血飞
- 啄木鸟
- 桃儿七果
- 刺猬皮
- 蘡薁根
- 甜石榴
- 毛花洋地黄
- 龟版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