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壁莲
《中华本草》:石壁莲
拼音注音
Shí Bì Lián
别名
一包针、五指草、石上莲、野鸡脚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ysis digitata(Bak.)Ching[Gymnogramme digitata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5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密被黑褐色有光泽的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头,基部盾状着生,边缘有疏小齿,叶远生,近二型;营养叶与孢子叶同形,但叶柄较短而有翅,裂片较宽;营养叶的叶柄长20-30cm,圆柱形,淡禾秆色,基部有关节并被鳞片;叶片通常为掌状深裂,有时为2-3裂或单叶,长与宽各10-18cm,基部截形或多少下延;裂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略变狭,长10-16cm,宽1.5-3cm,边缘呈浅波状;侧脉斜向上,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伸长的网眼,偶有单一的钩状内藏小脉。孢子囊群线形,沿侧脉斜出,每侧脉之间有1条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1700m的林下或山谷溪边潮湿地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;解毒止痛;利尿通淋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疼痛;毒蛇咬伤;热淋;石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凤仙花
- 一碗水
- 乌榄树皮
- 黄金菊根
- 大黑药
- 金龙胆草
- 水麦冬
- 亚泵礴
- 茶油粑
- 马陆
- 了哥王
- 齿瓣石豆兰
- 篱栏网
- 短枝六道木
- 地龙
- 凤尾搜山虎
- 西归芹根
- 落叶梅
- 野油麻
- 棕榈花
- 鬼点灯
- 百脉根
- 白脂麻
- 倒赤伞
- 密花草
- 白毛鹿茸草
- 莲状绢毛菊
- 藤槐
- 三七叶
- 番杏
- 血余
- 石头菜
- 野茄树
- 白蒿
- 蚌壳草
- 厚叶旋蒴苣苔
- 绣球藤
- 獭肉
- 全光菊
- 金莲花
- 华清香藤
- 大管
- 大山黧豆
- 苦竹笋
- 黑草
- 入地蜈蚣
- 过山消
- 土茶
- 牛靥
- 川山橙果
- 梅叶
- 赖草
- 马蓼
- 海藻
- 蚕豆壳
- 洋葱
- 海鹞鱼胆
- 野丁香根
- 石枫药
- 化香树
- 奶汁树
- 锯齿王根
- 昆明鸡脚黄连
- 露蜂房
- 中华胡枝子
- 老鹤草
- 黄果茄
- 翠雀花
- 瓢瓜
- 奶浆果
- 赶黄草
- 地贵草根
- 丝瓜子
- 鳖甲
- 山樱桃
- 银箔
- 黄花远志
- 白豆蔻壳
- 黄花香茶菜
- 峨参
- 翅果唐松草
- 五爪金龙花
- 龙头节肢蕨
- 双花鞘花
- 多裂委陵菜
- 长叶山芝麻
- 白毛委陵菜
- 毛发唐松草
- 棱枝槲寄生
- 小过江龙
- 白花坚荚树
- 百味叶
- 土千年健叶
- 金荞麦茎叶
- 银毛委陵菜
- 空心莲子草
- 玉溪天仙藤
- 广东土牛膝
- 陈冬菜卤汁
- 多头风轮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