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铁线莲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花铁线莲
拼音注音
Huánɡ Huā Tiě Xiàn Lián
别名
狗断肠
来源
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黄花铁线莲Clematis intricata Bunge [C. glauca Willd. var. angustifolia Ledeb.],以全草及叶入药。夏秋采全草,晒干。摘叶晒干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解毒,止痛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疮疖肿毒。
用法用量
1~3钱;外用适量煎水洗,或捣烂敷患处。
注意
本品不宜久敷,敷6小时以后可能起水泡,局部肿胀。若已起水泡应在消毒后,用针刺破放水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黄花铁线莲
拼音注音
Huánɡ Huā Tiě Xiàn Lián
别名
铁线透骨草(《医学指南》),透骨草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,狗肠草、狭叶灰绿铁线莲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河北中药手册》
来源
为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全草。夏、秋间采割,去净杂草,晒干。
原形态
藤本,长达3米;茎叶近无毛。叶灰绿色,为二回羽状复叶,长达15厘米;羽片通常2对,具细长柄,小叶披针形或狭卵形,长1~2.5厘米,宽0.5~1.5厘米,不分裂或下部具1~2小裂片,边缘疏生牙齿或全缘。聚伞花序腋生,通常具3花;花萼钟形,淡黄色,萼片4,狭卵形,长1.2~1.6厘米,宽约6毫米,只在边缘有短柔毛;雄蕊多数,花丝狭条形,有短柔毛。瘦果扁卵形,长约2.5毫米,有宿存的羽状花柱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草地、路边或灌木丛中。分布于华北和西北等地。
形状
多捆扎成把,长10~15厘米。茎细,直径1~3毫米,表面黄绿色至灰绿色,有明显的纵纹;节稍膨大。叶对生,2回羽状复叶,多破碎,完整的小叶披针形或狭卵形,全缘或有疏牙齿。茎质脆,易折断。气微,味淡。在河北北部作"透骨草"入药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"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淡,温,有小毒。"
归经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入肺、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治风湿性关节炎,痒疹,疥癞。
①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,除湿。"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鲜叶擦痒疹,疥癞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:鲜狗肠草叶适量,捣烂敷贴痛处,纱布包扎,轻症敷1~2小时,病程五年以上,敷3~6小时。敷药时间较长者,可能出现局部肿胀,起水泡时刺破放水。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:黄花铁线莲配秦艽、羌活、五加皮,泡酒服。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高粱
- 裂叶秋海棠
- 芫荽
- 心叶野海棠
- 美穗草
- 鹤草芽
- 头巾草
- 豆梨
- 花叶秋海棠
- 牛角瓜
- 水晶花
- 红花雪莲花
- 延胡索
- 水苦荬根
- 五爪风
- 马缨花
- 大叶酸藤子
- 水甘草
- 孝扇草根
- 土圞儿
- 石首鱼鲞
- 莲花
- 新疆羌活
- 密枝问荆
- 茅栗
- 藤麻
- 瞿麦
- 小扁豆根
- 猫耳朵草
- 墨七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大荃麻
- 白茅针
- 透茎冷水花
- 楸叶
- 狭萼半边莲
- 北细辛
- 岩椒草
- 峨参叶
- 山羊角
- 獭骨
- 台湾泡桐叶
- 蛾药
- 莱菔叶
- 石斑鱼
- 灰凤梨
- 牛戳口
- 华东阴地蕨
- 青江藤
- 小山豆根
- 心叶秋海棠
- 老虎俐
- 鸡蛋七
- 睡莲
- 方叶五月茶
- 海狗油
- 鲫鱼
- 红毛野海棠
- 鼍甲
- 红木子
- 向日葵花盘
- 水茄冬子
- 芹花
- 旱前胡
- 藜实
- 滴滴花
- 明胶
- 赛金刚
- 萱草根
- 黄筒花
- 光叶闭鞘姜
- 四楞通
- 白辣蓼
- 乌金草
- 菱粉
- 半春莲
- 羊心
- 待宵草
- 黄羊油
- 奇蒿
- 虎耳草
- 禾叶毛兰
- 梗通草
- 水苏
- 扇叶人字果
- 滑叶木通
- 黄缅桂果
- 黄杨子
- 小金挖耳
- 凤眼果
- 水杨梅根
- 胡桃根
- 蓝布正
- 辣椒头
- 画眉草
- 灰蓟
- 绿豆叶
- 红薯细辛
- 山棯叶
- 山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