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秋葵根
《*辞典》:黄秋葵根
拼音注音
Huánɡ Qiū Kuí Gēn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。秋季采。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刚毛黄秋葵,又名:桐麻、黄秋葵、野棉花、黄芙蓉、辛麻、豹子眼睛花。
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,全株密被黄色长刚毛。单叶互生,纸质,叶形有变异,卵形至近圆形,直径15~30厘米,掌状深裂,有5~9大小不等的裂片,边缘具齿,两面被毛;叶柄长。花单生于叶腋,或数朵顶生,排成总状花序;苞片4~5,卵状披针形;萼5裂,裂片匙形,早落;花冠淡黄色,中央紫色,钟状,直径8~10厘米;雄蕊管长15毫米。蒴果长圆形,长5~7厘米,端尖,被粗毛,内含种子多数。花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、溪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东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①《贵州草药》:"苦,平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治水肿,尿路感染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,吞服,每次0.5~1钱。
复方
①治水肿:桐麻根、水杨柳、水灯草根各三至五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②治腹水:桐麻根、蜂蜜各一两,煨水服。泻水后,另用槲寄生五钱,煨水服,可防复发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尿路感染,水肿:黄秋葵根三至五钱,煎服;或用干根粉,每次五分至一钱,开水吞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老梅叶
- 华山矾果
- 萝芙木
- 土茶
- 向日葵茎髓
- 绣线菊叶
- 柳叶藓
- 刻裂紫堇
- 太白贝母
- 菰米
- 枝儿条
- 樱桃根
- 小白撑
- 黄花地桃花
- 滇竹根七
- 广东升麻
- 山芭蕉子
- 垂穗荛花
- 毛八角枫
- 楮茎
- 大夜关门根
- 山沉香
- 小叶眼树莲
- 水湿柳叶菜
- 火绳树
- 臂形草
- 党参
- 胡桃壳
- 疳积草
- 割舌罗
- 高粱泡根
- 鹿头肉
- 女儿红根
- 蕲蛇
- 岩白菜素
- 一枝蒿
- 棕榈
- 小一口血
- 九里根
- 大麦苗
- 小叶柳
- 野菊
- 芫青
- 川木香
- 金盏菊花
- 九牛力
- 滇南美登木
- 宽叶荨麻
- 岩酸
- 芋叶
- 赤楠根
- 金钗股
- 大鳞毛蕨
- 山麻黄
- 香鼬
- 蠵龟筒
- 光叶石楠
- 大头陈
- 兴安毛连菜花
- 秧青
- 细枝柃
- 竹节人参叶
- 桦叶荚蒾
- 菟丝子
- 菜子七
- 沙棘
- 五裂槭
- 柳杉叶
- 油胡桃
- 乌头叶蛇葡萄
- 毛竹
- 北豆根
- 金凤毛
- 波罗蜜核中仁
- 美丽风毛菊
- 蓝叶藤
- 狭叶瓦韦
- 毛连菜
- 屈头鸡根
- 绵马贯众
- 细花丁香蓼
- 团叶鳞始蕨
- 鸭儿芹
- 野梧桐
- 小石仙桃
- 桐子花
- 红花山牵牛
- 九头草
- 独脚乌桕
- 百蕊草根
- 川党参
- 红厚壳
- 苦地胆根
- 山柏
- 烟管蓟
- 多裂委陵菜
- 摇钱树
- 油桐根
- 假酸浆
- 山桐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