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秋葵根
《*辞典》:黄秋葵根
拼音注音
Huánɡ Qiū Kuí Gēn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。秋季采。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刚毛黄秋葵,又名:桐麻、黄秋葵、野棉花、黄芙蓉、辛麻、豹子眼睛花。
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,全株密被黄色长刚毛。单叶互生,纸质,叶形有变异,卵形至近圆形,直径15~30厘米,掌状深裂,有5~9大小不等的裂片,边缘具齿,两面被毛;叶柄长。花单生于叶腋,或数朵顶生,排成总状花序;苞片4~5,卵状披针形;萼5裂,裂片匙形,早落;花冠淡黄色,中央紫色,钟状,直径8~10厘米;雄蕊管长15毫米。蒴果长圆形,长5~7厘米,端尖,被粗毛,内含种子多数。花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、溪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东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①《贵州草药》:"苦,平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治水肿,尿路感染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,吞服,每次0.5~1钱。
复方
①治水肿:桐麻根、水杨柳、水灯草根各三至五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②治腹水:桐麻根、蜂蜜各一两,煨水服。泻水后,另用槲寄生五钱,煨水服,可防复发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尿路感染,水肿:黄秋葵根三至五钱,煎服;或用干根粉,每次五分至一钱,开水吞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眼肉
- 桑螵蛸
- 剪草
- 紫硇砂
- 水前草
- 橙子核
- 匙叶五加
- 杜楝
- 翻天红
- 狐肝
- 棘刺花
- 构皮麻
- 鸡翎草
- 榔榆叶
- 灵香草
- 南烛根
- 牛肝
- 糯稻根须
- 骨牌蕨
- 复羽叶栾树
- 金剪刀草
- 石蛇
- 胖血藤
- 小铜锤
- 柠檬叶
- 蘘荷花
- 罗伞树
- 石蜈蚣
- 龙头节肢蕨
- 胎生铁角蕨
- 苦楝子
- 水黄连
- 赛金刚
- 对对参
- 空心莲子草
- 黄花铁线莲
- 双肾草
- 半边山
- 冠唇花
- 老鸦花藤
- 山香圆
- 盐蛇
- 钻石风
- 茶子饼
- 穞豆
- 胡萝卜
- 九牛薯
- 兰花叶
- 山花生
- 滇缅古柯
- 芋梗
- 大泡通
- 红粘谷
- 大金银花
- 南瓜蒂
- 苏木蓝
- 黑大豆花
- 滇丁香
- 金丝藤
- 矮脚苦蒿
- 阿尔泰瑞香
- 宝盖草
- 糙壳菱蟹
- 赤车
- 臭菘种子
- 对叶油麻叶
- 苏合香
- 菊花苗
- 珊瑚
- 香胶木
- 乌口树
- 鱼胆草
- 猪鬃草
- 华东瘤足蕨
- 大脖子药
- 管仲
- 李根
- 杜鹃花果实
- 东风菜
- 金银花露
- 天文草
- 葱汁
- 土人参
- 蠘
- 假荔枝根
- 香樟
- 芭蕉头
- 山荆子
- 矩镰荚苜蓿
- 过山消根
- 石仙桃
- 丽子藤
- 腹水草
- 龙眼梳
- 野鸦椿
- 苜蓿根
- 金粉蕨
- 芒花
- 野猪蹄
- 绿豆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