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木通
《中华本草》:假木通
拼音注音
Jiǎ Mù Tōnɡ
别名
假土木通、花叶空心草、木全大补
英文名
Chun Stephanoti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假木通的黑蔓藤的叶或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叶,晒干;秋季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叶,晒干;秋季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藤状灌木。幼枝被短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对生,纸质;叶柄长1-2cm,被短柔毛,先端具丛生腺体;叶落归根征卵形或宽卵状长圆形,长7-10.5cm,宽4-6.5 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嫩叶被微毛,老时渐脱落;侧脉近扁平,每边6-7条,斜曲上升,叶缘前网结。伞形状聚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,比叶为短,着花多至11朵;花萼5深裂,外面被犭色柔毛,内面在部具许多腺体;花冠白色,有香味,高脚碟状,含有丰富黑色的液汁,花冠简长7-8mm,内有5行2列粗毛,裂片5,长圆状镰刀形,具睫毛;副花冠小,5片离生,着生于合蕊冠上,比花药为短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,花粉块柄横生;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,花药先端具内弯的薄膜。花柱短,柱头膨大,基部五角形。蓇葖果增厚;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。花期5-6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850m的山地潮湿密林中,攀援于大树上。
资源分布:分由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由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,有的已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7-11cm,宽4-6cm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上面灰绿色,下面色稍浅,两面近无毛或被疏短柔毛,叶脉下面突出;叶柄长2-3cm,先端有数个棕色小腺体。厚纸质。气微味苦、微涩。以叶大、完整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;上、下表面有非腺毛,由2-10细胞组成。栅栏细胞2-3列,海绵组织细胞中散有草酸钙簇晶。主脉明显向下凸出,维管束双韧型,其上方薄壁组织中散有分泌和腔,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补血;活血;下乳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产后血虚,乳汁不足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、叶:用于产后血虚、乳汁不足、痛经和月经不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假木通
别名
假土木通、两广千金子藤
来源
萝藦科假木通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补血,通经活络。治产后血虚,乳汁不足,月经不调,痛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骨螺
- 凤尾蕉花
- 糙叶水苎麻
- 迎春花叶
- 白矾
- 油茶根皮
- 矮卫矛
- 百味参
- 边缘鳞盖蕨
- 白尼参
- 对节树根
- 抱树莲
- 糙苏
- 马鬃蛇
- 冲天果
- 粗榧枝叶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杠木
- 桂叶素馨
- 河蚌
- 黑穗石蕊
- 假地豆
- 蝈蝈
- 荷叶金钱
- 红麸杨根
- 黄缅桂
- 狼杷草
- 九仙草
- 漆树根
- 鲤鱼皮
- 马蹄草
- 绵萆薢
- 雀榕根
- 山甘草
- 山野芋
- 桑沥
- 土人参
- 台湾泡桐
- 山枝根
- 硬叶女娄菜
- 紫绿草
- 乌龙摆尾
- 羊耳蒜
- 紫燕草
- 芫花根
- 落花生
- 地黄花
- 李树叶
- 松球
- 尖耳贯众
- 孔公孽
- 海藻石
- 美人蕉根
- 排草香
- 羖羊角
- 橙子
- 短柄南蛇藤根
- 黑面防己
- 雪胆
- 蜇虫
- 石蟾蜍
- 七叶一枝花
- 急性子
- 环维黄杨星D
- 箭杆杨
- 绛梨木叶
- 苏木蓝
- 西瓜根叶
- 伞杨
- 熊筋
- 青竹标
- 藤槐
- 砖子苗
- 七星剑
- 玉蜀黍根
- 豹子眼睛果
- 丝瓜
- 矮脚苦蒿
- 白榄根
- 蚕茧
- 草本三角枫
- 绵马贯众
- 大泡通
- 苦地丁
- 葛藟果实
- 铁牛钻石
- 问题特
- 野木瓜果
- 复羽叶栾树
- 紫草茸
- 祁州一枝蒿
- 四棱通
- 扶桑
- 剑皮树菌
- 黄秋葵根
- 龙眼肉
- 桑螵蛸
- 剪草
- 紫硇砂
- 水前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