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木通
《中华本草》:假木通
拼音注音
Jiǎ Mù Tōnɡ
别名
假土木通、花叶空心草、木全大补
英文名
Chun Stephanoti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假木通的黑蔓藤的叶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叶,晒干;秋季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藤状灌木。幼枝被短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对生,纸质;叶柄长1-2cm,被短柔毛,先端具丛生腺体;叶落归根征卵形或宽卵状长圆形,长7-10.5cm,宽4-6.5 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嫩叶被微毛,老时渐脱落;侧脉近扁平,每边6-7条,斜曲上升,叶缘前网结。伞形状聚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,比叶为短,着花多至11朵;花萼5深裂,外面被犭色柔毛,内面在部具许多腺体;花冠白色,有香味,高脚碟状,含有丰富黑色的液汁,花冠简长7-8mm,内有5行2列粗毛,裂片5,长圆状镰刀形,具睫毛;副花冠小,5片离生,着生于合蕊冠上,比花药为短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,花粉块柄横生;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,花药先端具内弯的薄膜。花柱短,柱头膨大,基部五角形。蓇葖果增厚;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。花期5-6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850m的山地潮湿密林中,攀援于大树上。资源分布:分由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,有的已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7-11cm,宽4-6cm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上面灰绿色,下面色稍浅,两面近无毛或被疏短柔毛,叶脉下面突出;叶柄长2-3cm,先端有数个棕色小腺体。厚纸质。气微味苦、微涩。以叶大、完整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;上、下表面有非腺毛,由2-10细胞组成。栅栏细胞2-3列,海绵组织细胞中散有草酸钙簇晶。主脉明显向下凸出,维管束双韧型,其上方薄壁组织中散有分泌和腔,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补血;活血;下乳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产后血虚,乳汁不足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、叶:用于产后血虚、乳汁不足、痛经和月经不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假木通
别名
假土木通、两广千金子藤
来源
萝藦科假木通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补血,通经活络。治产后血虚,乳汁不足,月经不调,痛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丝点地梅
- 蔓荆子
- 黑细辛
- 黑风散根
- 三叶铜钱草
- 米面蓊根
- 木蜡树叶
- 毛贯众
- 黄金凤
- 卷伞菌
- 木奶果
- 地刷子
- 麻鱼胆
- 密花草
- 毛鬼头伞
- 猫须草
- 麻口皮子药
- 广西美登木
- 美丽鳞毛蕨
- 黄菀
- 黑参
- 剪草
- 牛儿藤
- 杉木根
- 黄龙藤叶
- 毛枝崖爬藤
- 乌龙摆尾
- 黑大豆皮
- 毛赤车
- 黄羊肉
- 盐蛇
- 毛大丁草
- 黑血藤
- 虎头蕉
- 茖葱
- 土连翘
- 黑蒴
- 毛果算盘子
- 黄锁梅根
- 马铃根
- 裸茎金腰子
- 马肝
- 鮸鱼
- 黄颔蛇头
- 麋肉
- 南木香
- 麻柳果
- 马鞭石斛
- 南沙参
- 卷柏
- 假蓝靛
- 黑骨蕨
- 山蒿
- 麻母
- 黄金菊根
- 蒙花皮
- 墨旱莲
- 卷毛耳草
- 杉寄生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山蟹
- 具苞水柏枝
- 毛叶白粉藤
- 马鞍藤
- 黄鳝藤根
- 马耳草
- 黄泡果
- 三枝枪
- 藏三七
- 黄果茄
- 穿破石
- 蝴蝶藤
- 黑鸫
- 南方红豆杉
- 黄裙竹荪
- 牡丹藤
- 毛瓣绿绒蒿
- 小岩白菜
- 美脉藁本
- 蟹爪兰
- 小无心菜
- 刺齿凤尾蕨
- 铃兰
- 姬蕨
- 金缕半枫荷
- 樱桃叶
- 赶风柴
- 枯萝卜
- 草木灰
- 野烟
- 线叶金鸡菊
- 倒吊笔叶
- 陈仓米
- 纤枝山柑
- 芨芨草
- 水仙花
- 水红木叶
- 松树皮
- 狭穗鹭兰
- 水红木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