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让木
《中华本草》:交让木
拼音注音
Jiāo Rànɡ Mù
别名
山黄树、豆腐头、枸邑子、画眉珠、虎皮楠。
英文名
leaf or seed of Macropdous Daphniphyllum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皮楠科植物交让木的叶及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交让木 常绿乔木,高4-15m。树皮灰白色,平滑,枝粗壮,小枝灰绿色,无毛,疏生椭圆形皮孔。叶簇生于枝端,常于新叶开放时老叶全部凋落,故有“交让木”之称;叶柄红色,粗壮,长3-4cm;叶厚革质,叶片长圆形,长15-20cm,宽3-3.5cm,两端均较尖窄,全缘,中脉带红色,下面蓝白色。短总状花序;雌雄异株;花小,淡绿色;雄花不具花被而有长梗,雄蕊8-10,花丝短;雌花有花被片8-10,子房2室,柱头上密生深红色柔毛,花后变黑色。核果长椭圆形,黑色,外果皮肉质,内果皮坚硬。花期4-5月,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或为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省。
化学成分
叶含单萜葡萄糖甙(monoterpene glucoside),交让木甙(daphylloside),交让木碱(daphniphylline,daphni-phyllamine),新交让木碱(neodaphniphylline),长柄交让本定碱(macrodaphnidine,yuzurimine),共交让木碱(codaphniphylline),新长柄交让木定碱(neoyuzurimine),环烯醚萜甙(iridoidglycoside),都桷子甙酸(geniposidic acid)。果实含飞燕草素-3-木糖葡萄糖甙(delphinidin-3-xylogluco-side),断交让木碱(secodaphniphyll -ine),高断交让木酸甲酯(methylhomosecodaphniphyllate),长柄交让木定碱,长柄交让木定碱-A,交让木内酯(daphnilactone)A,共交让木碱,长柄交让木克林碱氢滇酸盐(daphmacrine hydrobromide)。植株含共交让木碱,交让木碱,交让木碱Ⅱ。树皮含长柄交让木定碱,交让木碱,长柄交让木林碱(daphmacrine),长柄交让木利定碱(macrodaphniphyllidine),长柄交让木宁碱(macrodaphnine),交让木马坡定碱(daphmacropodine),长柄交让木碱(macrodaphniphyllamine)等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临床应用
民间以鲜叶捣烂敷疮疖肿毒诸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交让木
别名
画眉珠、虎皮楠
来源
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.,以种子及叶入药。秋季采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消肿拔毒,杀虫。用于疮疖肿毒。
用法用量
外用适量。种子和叶,加食盐捣烂敷患处。叶煎水喷洒,可杀蚜虫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鹅肠草
- 虎胆
- 楮茎
- 石笔海胆
- 牛胞衣
- 黄皮叶
- 高山瓦韦
- 狗筋蔓
- 管仲
- 赤胫散
- 蟋蟀
- 鱼鳔
- 鷃
- 慈竹叶
- 地红子根
- 鸡冠参
- 阳桃花
- 脱力草
- 铁仔
- 甘蔗
- 红牛皮菜
- 牛角瓜
- 血苋
- 卤碱
- 延胡索
- 橘白
- 荷蒂
- 红花苗
- 黄三七
- 木麻黄种子
- 饭团藤
- 黄毛榕
- 饭团根
- 鱼油
- 落葵
- 地骷髅
- 胡麻花
- 天浆壳
- 老虎须
- 狐心
- 野靛青
- 何首乌
- 虎头兰
- 麻腐
- 马刀肉
- 黄瓜
- 蚶
- 剑麻
- 软蒺藜
- 泥鳅
- 楠材
- 七叶胆
- 椰根
- 玉簪
- 香椿子
- 香蒲
- 黄河裸裂尻鱼
- 散血飞
- 向日葵叶
- 鸮
- 慈菇
- 黄刺皮
- 鹰眼睛
- 东北羊角芹
- 香蕉根
- 马刀
- 榈木
- 草果药
- 紫鸭跖草
- 山柑算盘子
- 小对叶草
- 香皮树
- 雷丸
- 鸡树条
- 鱼串草
- 肉苁蓉
- 鹿筋
- 刺菱根
- 刺血红
- 软骨藻
- 矮杨梅
- 番石榴
- 椴树
- 大树三台
- 走马胎
- 实葫芦根
- 小叶金老梅
- 石胆草
- 列当
- 马桑叶
- 蟛蜞菊
- 马边绣球
- 刺柄莲座蕨
- 甘松
- 黑阳参
- 藕节
- 黑沙蒿子
- 螃蟹甲
- 兰草
- 黑大豆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