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枝叶
《中华本草》:三枝叶
拼音注音
Sān Zhī Yè
别名
三叉叶、三爪皮、喜叶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subhumile W.W.Smith[J.subhumile W.W.Smith var.glabricymosum(W.W.Smiih)Miaoex P.Y.Bai;J.diversifloium Kobuski var.Jabricymosum(W.W.Smith)Kobuski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根挖取后,除去泥土,切片;叶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0.5-5m。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,具棱角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与单叶混生,小叶3枚,稀2或5枚;叶柄长0。5-6cm,具沟;叶片革质,两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脉被短柔毛;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12.5cm,宽1-5cm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小叶柄无或可达3cm;单叶卵形或宽卵形,有时近圆形或为披针形。聚伞花序常多少呈圆锥状排列,顶生;苞片线形,长1-5mm;花梗长1-1;2cm,光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至绒毛;花芳香;花萼被绒毛或无毛,裂片不明显;花冠黄色,近漏斗状,花冠管长0.8-1.2cm,裂片4-5枚,宽卵形或近圆形、长圆形,长3-9mm,宽3-4mm。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1-1.6cm,径0.5-1.6cm,呈黑色或红黑色。花期3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止痛;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身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研末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白藤
- 三加花
- 山楂木
- 多花猕猴桃
- 细叶藤柑
- 伞花绢毛菊
- 三白草
- 三颗针
- 银灰旋花
- 多斑紫金牛
- 丝瓜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多刺绿绒蒿
- 倒生莲
- 虎头兰
- 山薄荷
- 刀豆壳
- 三筒管
- 地黄花
- 虾蟆
- 倒钩刺
- 三月花
- 十八症
- 岩莴苣
- 三叶木蓝
- 梅核仁
- 黄花菜
- 檰芽
- 单花金丝桃
- 九头妖
- 漆大姑根
- 丁癸草
- 大靛根
- 文冠果
- 木棉
- 榈木
- 独角莲
- 倒卵叶五加
- 饭团藤
- 地涌金莲
- 赤雹
- 三七叶
- 香秋海棠
- 伞形梅笠草
- 烂茶叶
- 蜥蜴
- 单根木叶
- 鲜黄连
- 草泽泻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相思子根
- 车桑仔叶
- 三张叶
- 三七花
- 三棱草
- 鸡筋参
- 蘘荷子
- 熊尾草
- 岗柃叶
- 地肤苗
- 锡生藤
- 三方草
- 倒罐子根
- 石头菜
- 叶天天花
- 瓜蒌
- 茨菇草
- 三叶槭根
- 三七草
- 丁香罗勒
- 锈毛钝果寄生
- 三楞草
- 虾子草
- 三叶罗伞
- 东方狗脊
- 川山橙根
- 三角咪
- 刷把草根
- 三枝叶
- 香鼬
- 地锦草
- 三朵云
- 三条筋
- 锈钉子
- 发菜
- 山麻根
- 冬葵果
- 丝茅七
- 鹤虱
- 升药
- 竻苋菜
- 笑靥花
- 地绵绵
- 黄花忍冬
- 杨树花
- 三丫苦叶
- 狗舌草
- 蠵龟筒
- 木芙蓉叶
- 水仙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