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把子
《中华本草》:野把子
拼音注音
Yě Bǎ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irrorata(Forrest ex Diels)Hara[Plectranthus irroratus Forrest ex Diels;Isodon irroratus(Forrest ex Diels )Kudo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扎把,晒干。
原形态
露珠香茶菜,直立灌木,高0.3-1m。主根粗大,常不规则柱状,直立或平出,其上有细长的侧根。茎直立或斜上升,圆柱形,褐灰色,此层纵向片状剥落,上部多分枝,分枝近圆柱形至钝四棱形,带紫色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-2mm;枝下部的叶较小,中部的最大,向上部渐变小而呈苞片状,中部叶片卵形到阔卵形,长1.5-3cm,宽1.5-2.5cm,先端钝,基部阔楔形,除叶基1/3外边缘具圆齿,上面被白色短硬毛及满布淡黄色腺点,下面仅沿脉上疏被短硬毛,满布淡黄色腺点。聚伞花序3-5花,圆锥花序;苞叶位于花序下部的与叶同形,向上部渐变小,呈苞片状,卵形,全缘,两面满带布腺点,边缘具短硬毛;小苞片线形,与总醒均被腺毛;花萼常带紫色,稍下倾,宽钟形,外面沿腺上被短硬毛,其间散布淡黄色腺点,萼齿5,多少呈二唇形,果时花萼增大;花冠蓝色或紫色,外面疏被微柔毛,冠筒长达1cm,宽3-4mm,基部上方浅囊状,冠檐长约5mm,二唇形,上唇反折,先端具4圆裂,下唇舟形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冠筒中下部,内藏花丝基部被疏柔毛;花柱丝状,先端2浅裂;花盘环状,前方微隆起。小坚果卵球形,径约1.5mm,棕褐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松林、竹林及冷杉林下和林缘干燥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味苦;微甘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无名肿毒;大头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榕木根
- 蓝花茶
- 汉中防己
- 独行千里
- 金丝桃果
- 狗牙根
- 青兔耳风
- 马齿苋
- 斜叶榕叶
- 密陀僧
- 过坛龙
- 楹树
- 蒲州豉
- 白毛藤根
- 榆树
- 凌霄
- 铁苋
- 水马齿苋
- 花荵
- 水玉簪
- 不灰木
- 红帽顶
- 杜根藤
- 星毛蕨
- 紫茉莉子
- 鸡掌七
- 头花杜鹃
- 棕榈皮
- 水桐木
- 鼻烟
- 心叶风毛菊
- 鸡公柴
- 厚叶牛耳草
- 岩指甲花
- 金花菜
- 蚌花
- 野兔毛
- 龙牙楤木果
- 接骨木花
- 毛脉柳叶菜
- 豨莶草
- 花椒簕
- 青蒿囊虫
- 薜瓣
- 野京豆
- 红轮千里光
- 小野鸡尾
- 苋菜
- (鱼彭)鱼鳃
- 驴蹄草
- 杏仁防风
- 金纳香
- 红三七
- 狼紫草
- 广豆根
- 灯油藤子
- 豺皮樟根
- 倒生根
- 风毛菊
- 臭梧桐子
- 冰糖草
- 冰糖
- 草本威灵仙
- 悬钩茎
- 柳叶菜花
- 金爪儿
- 旋蒴苣苔
- 豆腐
- 苦壶卢蔓
- 鱼肝油
- 大荨麻
- 小豆柴
- 糖橘红
- 鸭胆子
- 树头菜根
- 兔肉
- 红土子皮
- 蜘蛛网
- 露水草
- 小飞扬草
- 鳖甲
- 云南山梅花
- 建神曲
- 小叶鹅掌柴
- 醋栗
- 莱菔子
- 枫香树根
- 扇子七
- 阴阳枫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狭叶垂头菊
- 黑风散
- 猪肾
- 盘羊睾丸
- 糙叶树皮
- 金钱木根
- 老蛇头
- 鸡嗉子
- 黑珠芽薯蓣
- 鮧鱼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