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花茶
《中华本草》:蓝花茶
拼音注音
Lán Huā Chá
别名
饿死鬼、吃不饱草、蓝花菜、山狼毒、白沙蒿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蒙古莸的嫩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yopteris mongholica Bgune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切碎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蒙古莸 ,落叶小灌木,高30-150cm。常自基部分枝,枝圆柱形,嫩时紫褐色,有毛,老时毛渐脱落。单叶对生;叶柄短,长约3mm;叶片厚纸质,线状披针形至线状长圆形,长0.8-4cm,宽2-7mm,全缘,稀具疏齿,表面深绿色,稍被毛,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。聚伞花序腋生;花萼钟状,长约3mm,深5裂,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约1.5mm,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;花冠蓝紫色,长约1cm,外面被短毛,5裂,下唇中裂片较长大,边缘流苏状,花冠管长约5mm,管内喉部有细长柔毛;雄蕊4,近等长,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;子房长圆形,无毛。蒴果椭圆状球形,无毛,果瓣具翅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1500m的干旱坡地、沙丘、荒野及干旱碱质土壤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茎枝圆柱形,稍扭曲,长短不一,直径1-4mm,表面紫褐色,有细纵纹及灰绿色叶痕。叶多脱落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1-4cm,宽2-7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淡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有短绒毛;叶柄长约3mm,可见腋生聚伞花序,花皱缩成团,暗紫色。叶、花揉搓后有香气,味稍苦。
化学成分
蓝花茶含有次内酰亚胺-7-葡萄糖甙(hypo-lactin-7-glucoside), 38种萜烯碳氢化合物(terpene hydrocar-bons)。
性味
辛;甘;温
功能主治
理气消食;利水消肿。主饮食不消;脘腹胀满;浮肿;小便不利;风湿腰腿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老鼠簕
- 黄花铁线莲
- 刺榆叶
- 垂珠花
- 花叶冷水花
- 蓝花龙胆
- 大地柏枝
- 白草莓
- 南枳椇
- 莱菔
- 薄荷油
- 萝卜防己
- 裂序楼梯草
- 刺子莞
- 连香树果
- 刺芋
- 方榄
- 秋海棠根
- 芦荟叶
- 莲子
- 狼尾巴蒿
- 白豆蔻壳
- 绿豆
- 雷蘑
- 细竹蒿草
- 宽尾石韦
- 辣根草
- 罗勒
- 老枪谷
- 莲衣
- 杜仲藤
- 白草
- 薜荔果
- 百脉根
- 八楞麻
- 大田基黄
- 花榈木
- 昆明山海棠
- 牛筋
- 山郎木叶
- 万年青叶
- 锡矿
- 兴安升麻
- 壮筋草
- 鲢鱼
- 狼紫草
- 罗汉松叶
- 灰藋子
- 裂蹄
- 黄蜀葵根
- 棱叶韭
- 蓝猪耳
- 红丝线
- 罗浮柿
- 鲤鱼肠
- 落地荷花
- 灵砂
- 芦荟根
- 莲叶橐吾
- 白蔻
- 催吐萝芙木
- 栾犀
- 大戟
- 赤杨
- 黄背草苗
- 琉璃草根
- 簕苋菜
- 白鲜皮
- 五色梅花
- 白草根
- 楼梯草根
- 榔榆茎叶
- 镰片假毛蕨
- 对叶散花
- 玉簪
- 苦苣
- 荷苞花根
- 山皂角
- 酸水草
- 向日葵花盘
- 蜡瓣花根
- 黄花菜
- 南方荚蒾
- 九头狮子草
- 乌骨藤
- 繁缕
- 郁金
- 单花金丝桃
- 除虫菊
- 枸骨树皮
- 美人蕉根
- 黄芩子
- 木贼
- 细叶藁本
- 香樟
- 齿叶泥花草
- 簕欓
- 刺果甘草
- 参条
- 露兜竻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