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爪儿
《中华本草》:金爪儿
拼音注音
Jīn Zhǎo ér
别名
小茄、红苦藤菜、路边黄、雪公须、五星黄、爬地黄、小救驾、小苦藤菜、枪伤药
出处
出自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金爪儿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grammica Hance采收和储藏:5-6月采收。鲜用或晒干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簇生,柔弱倾斜,高13-35cm。圆柱形,基部直径约1mm,向上稍增粗,密被多细胞淡黄色多节柔毛,有黑色腺条,通常多分枝。叶在茎下部对生,在上部互生;叶柄长4-15mm;叶片卵形至三角状卵形,长1.3-3.5cm,宽8-2.5cm。骤然收缩下延,两面均被多细胞柔毛,密布长短不等的黑色腺条。花两性,单生于茎上部叶腋;花梗纤细,丝状,通常超过叶长,密被柔毛,花后下弯;花萼长约7mm,5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边缘具缘毛,背面疏被柔毛和紫黑色腺条;花冠黄色,长6-9mm,5裂,基部合生部分长0.5-1mm,裂片卵形或菱状卵圆形,宽3-5mm,先端稍钝;雄蕊5,花丝下部合生成高约0.5mm的环,分离部分长1.5-2.5mm,内面有毛,花药长约2mm,长圆形;子房上位,具淡褐色毛,心皮5,1室,花柱长约4.5mm,柱头头状。蒴果近球形,淡褐色,直径约4mm,稍具5棱,表面具多细胞毛,具宿萼。花期4-5月,果期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脚路旁、疏林下等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南部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理气活血;利尿;拔毒。主小儿盘肠气痛;痈肿疮毒;毒蛇咬伤;跌打创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揭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治蛇咬伤。2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止血解热,理气活血,拔毒消肿,定惊止搐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爪儿
拼音注音
Jīn Zhuǎ ér
别名
五星黄、爬地黄、雷公须、路边黄、小苦藤菜、红苦藤菜、枪伤药
来源
报春花科金爪儿Lysimachia grammica Hance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
酸、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止血解热,理气活血,拔毒消肿,定惊止搐。主治跌打损伤,无名肿毒,刀斧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金爪儿
拼音注音
Jīn Zhuǎ ér
别名
小茄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五星黄、爬地黄、路边黄、小苦藤菜、枪伤药、小救驾、雷公须、红苦藤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
来源
为报春花科植物金爪儿的全草。5~6月采收。鲜用或晒干用。
原形态
多年丛生草本。茎柔弱倾斜,全株具多细胞的柔毛;茎、叶、萼、花冠均具有显着的黑紫色条状线纹,叶下部对生,近三角状卵形,长约3厘米,宽约2厘米;上部互生,较狭小,成菱状卵形,以至菱状披针形;叶柄短于叶片,两边具狭翅。花单一,腋生,花柄细长;萼5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渐尖,长约7毫米,边缘具柔毛;花冠黄色,裂片5,卵状椭圆形,先端钝,与萼等长;雄蕊5,长约为花冠之半,花丝基部连合成短筒状;花柱稍长于雄蕊,基部有多细胞毛。蒴果球形,径约4毫米,稍有5棱沟,具多细胞毛。花期4月。果熟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阴湿之地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凉,味酸苦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"治蛇咬伤。"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止血解热,理气活血,拔毒消肿,定惊止搐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捣汁服。外用:捣敷或塞鼻。
复方
①治小儿盘肠气脐硬痛:五星黄一两,捣烂,装杯内,盖脐上。如硬部缩小,再换小杯,如上法疗之。
②治小儿急惊:五星黄、五爪金龙各五钱。捣烂加少许水,取汁服,每小时服半汤勺。
③治鼻肿痛:五星黄叶少许,搓绒塞鼻。
④治寸耳癀:五星黄加田螺一个,捣敷,随干随换。或用五星黄、小血藤、地黄瓜等量,捣敷,并用葱头三个捣烂服。
⑤治跌打损伤:五星黄一至二两。搓绒和酒揉患处。
⑥治刀斧伤:五星黄捣绒敷伤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交剪草
- 假蓝靛
- 角螺
- 滇西风毛菊
- 剑叶紫金牛
- 劲直蒿
- 尖耳贯众
- 卷毛婆婆纳
- 尖尾风根
- 戟叶石苇
- 见风消
- 具苞水柏枝
- 蕨根
- 尖山橙
- 鮧鱼
- 尖叶川黄瑞木
- 金纳香
- 僵蛹
- 金背枇杷
- 交翅木
- 金毛木通
- 铁草鞋
- 剑皮树菌
- 鳖甲
- 霜红藤
- 水蕨
- 野芭蕉
- 茳芒
- 菊架豆
- 蒟酱叶
- 矩叶酸藤果
- 箭杆七
- 莙荙子
- 菊三七
- 马蝗果
- 菊花
- 菊花根
- 菊苣根
- 粳米泔
- 聚头蓟
- 江蓠
- 碱花
- 江篱
- 荆芥叶莸
- 绛梨木叶
- 筋骨散
- 芨芨草花
- 荚蒾根
- 聚花草
- 矩形叶鼠刺
- 芨芨草
- 蒺藜花
- 角翅卫矛果
- 箭杆杨
- 碱地马蔺
- 石萝藤
- 菊苣
- 绞股蓝
- 绛梨木子
- 荚蒾子
- 菊花叶
- 菊花脑
- 菊花黄连
- 节瓜
- 矩圆线蕨
- 筋骨草
- 粳米
- 荆芥根
- 苦瓜花
- 桑寄生
- 黄藨根
- 芥子
- 胶质鼠尾草
- 蒟酱
- 蒟蒻
- 箭叶苣
- 绛梨木
- 金刀菜
- 鹅首马先蒿
- 鹿藿
- 海金沙
- 焦栀子
- 蒟蒻薯
- 结香
- 江南桤木
- 矩镰荚苜蓿
- 江珧壳
- 苦楝子
- 荩草
- 大薸
- 刺瓜
- 碱黄鹌菜
- 蓟罂粟
- 莙荙菜
- 积雪草
- 荚囊蕨
- 江西金钱草
- 菊花苗
- 蒺藜苗
- 牛耳大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