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圻贝母
《*辞典》:蒲圻贝母
拼音注音
Pú Qí Bèi Mǔ
别名
蒲贝、灯笼花
英文名
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.D.Yu et G.Y.Chen的鳞茎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cm。鳞茎扁球形,直径2~3cm,2(~3)枚鳞片肉质肥厚,大小近等或不等,抱合。茎下面2枚叶多对生,其余的对生或轮生,有时兼有散生;叶片披针形、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6.5~18cm,宽0.4~2.3cm,先端不卷曲或弯曲,有时稍弯曲。花1~3朵,少有4朵,俯垂,钟状,淡黄色具紫色斑点或方格;苞片1~4枚,叶状,比叶小,先端通常强烈卷曲;花被片外轮3枚,宽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3.4~5.7cm,宽0.5~1.5cm,内轮3枚,宽披针形或近椭圆形,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,宽0.8~1.9cm,蜜腺窝明显凸出;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/5~4/5,花丝不具小乳突,花药近基着;柱头裂片长3~6.5mm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拔200~400m的低山地区。主产湖北,多栽培。
形状
鳞茎略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,直径1.7~2.8cm,高1.3~2.4cm。表面黄棕色,有颗粒状突起。外层两枚鳞叶大小近等,顶端开裂,底部不平整。味苦。
化学成分
含蒲贝酮碱。
性味
同湖北贝母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润肺、止咳化痰、散结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棠梨枝叶
- 铁箭岩陀
- 酸浆根
- 紫啸鸫
- 黑豆衣
- 鱼眼草
- 土茯苓
- 白藤
- 臭矢菜
- 紫苏
- 北鱼黄草
- 铜皮
- 槟榔
- 竹(鼠留)肉
- 桃金娘花
- 狗宝
- 巴豆霜
- 桃子
- 白常山
- 降龙草
- 铁色箭
- 蟛蜞
- 赛北紫堇
- 柏枝节
- 酸石榴
- 白及
- 顶果膜蕨
- 毛茄
- 鲨鱼油
- 入地蜈蚣
- 钉头果
- 管仲
- 鼹鼠
- 桃叶
- 白犁头草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蛇蜕
- 等宽鳞毛蕨
- 枫柳皮
- 八角香
- 葛叶
- 白颖苔草
- 白地牛
- 铁破锣
- 白花藤
- 凹瓦韦
- 鲨鱼心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紫萝兰
- 螳螂跌打
- 北豆根
- 白皮
- 雄黄豆
- 布朗耳蕨
- 劲直酢浆草
- 白蔹子
- 鲐鱼
- 紫参
- 鲨鱼肝
- 腐沫
- 白对节子叶
- 鸭肪
- 白花猪母菜
- 扁竹兰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薯莨
- 甜茶藤
- 金针菜
- 谷精草
- 天竺桂
- 乳腐
- 黑血藤
- 桐皮
- 沼地马先蒿
- 珍珠莲
- 胆星
- 桃耳七
- 凹朴皮
- 稗米
- 鼠脂
- 白花岩青兰
- 菩提香
- 青天葵
- 蛇头草
- 酸浆菜
- 檀根
- 戎盐
- 钓竿柴
- 香苏草
- 青风藤
- 珂
- 胎生铁角蕨
- 鹬肉
- 紫藤根
- 番石榴皮
- 麦冬
- 紫丁香
- 鼠妇
- 白杨枝
- 紫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