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钱木根
《中华本草》:金钱木根
拼音注音
Jīn Qián Mù Gēn
别名
金钱木、麻介刺马鞍秋。
英文名
Root of Chinese Paliurus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.[P.orientalis (Franch.) Hemsl.]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铜钱树 落叶乔木,高达15m。树皮灰褐色,剥落状。小枝细长,“之”形曲折,无毛,有皮孔,常有刺或无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0.6-2cm;无托叶刺,但幼树叶柄基部有2个针刺;叶片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4-10cm,宽2.5-9cm,先端长渐尖或渐尖,基部偏斜,近圆形至宽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或圆齿,上面亮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,基出脉三条。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,顶生或兼有腋生;花小,黄绿色,两性;花萼5裂,裂片三角形或宽卵形;花瓣5,匙形;雄蕊5,长于花瓣;花盘五边形,5浅裂;子房2-3室,与花盘合生。核果草帽状,周围有木栓质宽翅,近圆形,似“铜钱”。径约2 .5cm或更大,无毛,果熟时紫褐色;果梗长约2cm,下垂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间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鞣质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补气。主劳伤乏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治劳伤乏力。金钱木根五至六钱,加仙鹤草、白马骨、紫青藤(牯岭勾儿茶)各三至四钱。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金钱木根
拼音注音
Jīn Qián Mù Gēn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。
原形态
铜钱树,又名:马鞍秋(《思南府志》)。
落叶乔木,高达15米。树皮暗灰色,剥落状;小枝呈"之"字形曲折,密被皮孔,无刺。单叶互生,椭圆状卵形至广卵形,长4~10厘米,宽2.5~9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至阔楔形,边缘具波状齿,近革质;叶柄长3~6厘米。花黄绿色,具长梗,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;萼5裂;花瓣5;雄蕊5;子房2~3室与花盘合生。核果木质,扁形,周围有宽广薄翅,形如铜钱,径约2.5厘米。紫褐色。花期5月。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林间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鞣质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劳伤乏力。金钱木根五至六钱,加仙鹤草,白马骨、紫青藤(牯岭勾儿茶)各三至四钱。水煎,冲黄酒、红糖,早、晚饭前各服一次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桂花
- 对叶林
- 对节树根
- 毛冬瓜叶
- 土鳖虫
- 天冬
- 七叶仔
- 凫肉
- 干漆
- 榧花
- 猫胡子花
- 块茎糙苏
- 母猪藤根
- 金荞麦茎叶
- 金钱白花蛇
- 土白芨
- 金礞石
- 大扁竹兰
- 土白蔹
- 岗梅根
- 明胶
- 大荃麻
- 果上叶
- 柑叶
- 对叶散花
- 凤眼果
- 岗边菊
- 杠香藤
- 枸杞叶
- 番荔枝根
- 金鸡豇豆
- 韭根
- 山海棠
- 天王七叶
- 岗梅叶
- 工布乌头
- 广玉兰
- 托腰散
- 昆明山海棠
- 冬瓜子
- 大横纹
- 大毛桐子根
- 天山雪莲花
- 天麻子
- 方叶五月茶
- 七叶一枝花
- 七叶子
- 头顶一支花
- 桂花子
- 金莲花
- 梵天花
- 梵天花根
- 水稻清乳汁
- 赤扬
- 蕙兰
- 广西九里香
- 桂子
- 血苋
- 黄皮根
- 锡
- 香茅根
- 倒挂金钩
- 鹅内金
- 白苏叶
- 昆布
- 佛手柑根
- 孜然
- 扇叶人字果
- 关白附子
- 阿氏蒿
- 饿蚂蝗
- 艾麻草
- 黄花绿绒蒿
- 蜂房
- 雪灵芝
- 带刺马鞭
- 黄羊油
- 蝙蝠草
- 旋花苗
- 大蝎子草
- 母草
- 干地黄
- 牦牛胆结石
- 桂花岩陀
- 大树三台
- 天鹅毛
- 广金钱草
- 枸橘
- 大钱麻
- 乌龟
- 黄羊角
- 天竺黄
- 大金钱草
- 千年健
- 大飞天蜈蚣
- 冬里麻根
- 大山豆
- 大毛红花
- 黄荆根
- 大花细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