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年花
《中华本草》:十三年花
拼音注音
Shí Sān Nián Huā
别名
铜色紫云菜、铜色毛紫云菜
英文名
root and leaf of Affined Conehead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铜毛紫云菜的根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robilanthes aehobarbus W. W. Smith采收和储藏:根、叶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铜毛紫云菜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,高约1m。茎直立,多分枝,上部四棱形,节膨大,扁平,密被棕黄色短毛,杂有白色长柔毛,尤以嫩枝叶毛密。单叶对生;有柄;叶片卵圆形或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部略不对称,钝圆或心形,边具疏钝锯齿,上面昱绿色,下面暗紫色,两面被棕黄色短毛和白色长毛,枝叶上毛如擦脱后呈蓝色。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苞片叶状;萼5裂;花紫色;花冠筒状,先端5裂,二唇形;雄蕊4,二强,花丝基部有江膜质相连,花冠内面有2行短毛。蒴果。有种子4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较阴湿的肖边或山坡灌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
性味
味淡;微苦;性平
归经
心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肝利湿;活血散瘀。主湿热黄疸;目赤肿痛;月经不调;产后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鲜叶适量,捣汁滴眼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叶、味淡、微苦,性平。有活血调经、清肝热功能。用于眼结膜炎,月经不调,产后腹痛,黄疸型肝炎,疟疾,心悸,哮喘,避孕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十三年花
别名
铜色毛紫云菜
来源
爵床科十三年花Strobilanthes aenobarbus W. W. Smith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淡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活血调经,清肝热。主治眼结膜炎,月经不调,产后腹痛黄疸型肝炎。本品还可治疟疾,心悸,哮喘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雀珊瑚
- 南天竹梗
- 小叶爬岩香
- 山乌珠根
- 倒卵叶五加
- 母猪藤根
- 滇苦菜
- 石蒜
- 桃叶
- 异叶青兰
- 黄芽白菜
- 铁栏杆
- 桑皮汁
- 大叶子
- 珍珠伞
- 了哥王
- 紫堇花
- 太阳海星
- 尖山橙
- 少花柏拉木
- 白金果榄
- 小接骨丹
- 大鱼鳅串
- 鸡屎树
- 红果参
- 海狗肾
- 猪毛七
- 团叶鳞始蕨
- 牛嗓管树
- 鸡冠虫
- 伴蛇莲
- 芦笋
- 虫莲
- 石血
- 泥胡菜
- 一品红
- 山铁树叶
- 狼杷草
- 豆黄
- 天名精
- 刺梨根
- 野葡萄根
- 黄茄花根
- 绣线菊子
- 核桃楸
- 鄂西粗筒苣苔
- 三枝枪
- 雅丽千金藤
- 三方草
- 瓶耳小草
- 金纳香
- 雨蛙
- 黄唇鱼鳃
- 金丝草
- 小白薇
- 阴阳枫
- 红辣槁树皮
- 八楞麻
- 鱼寄生
- 桃耳七
- 樝子
- 芭茅果
- 糯米藤
- 楠材
- 紫啸鸫
- 四方藤
- 野樱花
- 禾叶毛兰
- 小三棵针
- 铁树果
- 磨盘草
- 大叶桉果
- 列当
- 山狸子肉
- 云南山梅花
- 地棠花
- 伞花绢毛菊
- 台湾磨盘草
- 黄花独蒜
- 山鸢尾花
- 杉蔓石松
- 天脚板果
- 丝棉木
- 十三年花
- 大花列当
- 水红花子
- 水芋
- 托柄菝葜
- 地莓子
- 澜江百合
- 打碗花
- 马先蒿
- 肉连环
- 山珊瑚
- 喉咙草
- 海南茄
- 射鸡尾
- 吴茱萸叶
- 棘叶
- 粘鱼须